為鼓勵林農攜手促進森林生態及山村經濟永續,林保署6日舉辦「林下經濟產品授證暨成果發表會」,所謂的林下經濟,是指在森林樹木下方空間栽培作物,讓林農在經營林木期間,也能獲得穩定收入,兼顧生態保育與經濟發展。
受證林農 廖晉翊:「我們的一個林下經濟的部分到底帶來給社區有什麼樣的一個不同的發展,第一個是創造了一個得天獨厚的山林的產品,這是一定的;第二個部分是,我們也嘗試把這樣子的產品,怎麼樣融入到生態旅遊裡面來,讓旅遊不是只有導覽,而是它還有更多的一個價值的部分。」
金峰鄉長 蔣爭光:「那金峰鄉這個山地鄉,總共380平方公里的山林土地,大部分是我們原住民保留地,我們在大前年,我們透過花東基金,來進行我們林下經濟的,那當時包括了蜂蜜森林蜂還有我們金線蓮,以及我們木耳香菇。」
成果發表會現場也準備了多種以林下經濟產品製作的特色美食,讓與會者能夠實際品嚐,並了解林下經濟的多元發展與附加價值。目前通過驗證的林下經濟產物包括段木香菇、木耳、台灣金線連、森林蜂產品、台灣山茶與馬藍等。
受證林農 高勇偉:「我也是希望透過我自己在讀碩士的期間,得到的一些理論,想放在我們南澳鄉的香菇上,那現在北漂的年輕人很多,那他們在外面工作不容易,那我只是跟他們講說有機會和我一起回來去打拚。」
林保署長 林華慶:「依附在森林的環境裡頭,然後甚至不只是跟森林生態共存,甚至還可以共好,這個才是我們所期待的方向。」
林華慶表示,林下經濟雖然賺得不多,但因為友善環境的經營模式,不僅讓產業與森林土地獲得永續,也能世世代代傳承給子孫。
責任編輯:N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