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木製槌子、輕輕敲打樹皮,在看樹皮慢慢延伸散開,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舉辦的《打樹成衣-南島記憶與文化連結》特展,在22日在文化部藝廊正式展開。
纖維藝術家 Halamei(林戎依):「因為我做這個工藝是有15年了,就是在大學的時候看到這個工藝,才知道說我們阿美族有這樣的工藝,所以我當時候是以年輕人的角度去,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去認識,尤其我們同一輩的人,所以我那時候就用的比較現代的方式去傳承下來,那現在的話比較回歸於自己的文化本身,還有自己的對於這個文化,有更長遠的一些方式去作創作,我發現這個過程當中,是越來越多人去可以理解。」
史前館館長 蔡政良:「後來我到斐濟、到這個夏威夷,就看到他們的這個樹皮藝術很蓬勃在發展,然後後來就開始我看到淑燕老師、戎依還有我的摯友,那有越來越多人把這個事情擴散出來、連結出來,所以我們也到國外去展覽,也創造出很多不只是藝術品也有工藝品,它甚至是也可以變成一件禮服,就像現在這樣。」
特展以「構樹」的傳播與樹皮布為主題,從史前考古、民族植物學與當代藝術,要帶觀眾探索構樹以及南島族群之間,在遷徙移動以及文化的深刻連結。
文化部常務次長 徐宜君:「我想其實這就是我們史前館,跟我們自己文化部所屬的博物館,在這個當代社會非常重要的一個存在的意義,就是我們怎麼樣把我們的典藏研究,可以轉換成一般大家可以理解的知識,把這些東西其實可以讓大家來接近文化。」
是用藝術連結文化,呼應淨零減碳的實驗精神,整個展場設計都是採用環保措施,將文化場館的永續實踐具體化;而本次特展也從即日起一直到2026年3月20日,有興趣的民眾不妨走一趟,親自感受構樹如何成為一條深刻連結的文化航線。
責任編輯:黃金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