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馬太鞍溪便道通車 居民放鞭炮感謝搶修

大綱

花蓮馬太鞍溪橋9月23日被洪水沖斷,經過18天搶修,涵管便道比預定期程早5天通車,當地居民開心在現場放鞭炮慶祝,大讚「不用再繞路回家,感謝工程人員日夜趕工」。

記者 Calaw Opic(丁至軒):「可以看到記者後方目前有許多車輛正在依序通過馬太鞍溪南下溪床便道,在洪災第17天之後,連接花蓮中區的交通要道終於接上,現場湧入上百臺的車輛準備通行;而公路局也在10號下午優先開放小型車輛行駛,目前僅有開放5噸以下的小型車通行,至於大型車的部分,公路局回應要等到10月底之前才會評估完成。」

馬太鞍溪橋涵管便道10日下午3點搶通,南下車道等待放行車輛超過1公里,北上車道也聚集超過50輛車等待,有北返民眾下午1時30分就在現場等候。

居民說,馬太鞍溪橋是連結光復、鳳林鎮重要便道,無論是前往農地或是買菜及民生物資都必須要繞路,現在前往鳳林只要5分鐘,而這些短程行車時間也是在地居民等候半個月以上的福音。

光復鄉居民 林先生:「我對岸也有地、那邊也有房子,所以說很不方便;今天(10)通車是最好,要不然我要走193(縣道)了,塞車的時候可能要走一個小時、在太巴塱的墳墓那邊怕會堵,所以說今天有通車很高興。」

記者實際駕車通過,南北兩側等待放行路段,因配合警方控管便橋車輛放行稍有回堵,實際通過便橋十分順暢,且路面平整寬敞,南、北車道不到1分鐘就可通過;公路局強調,11日開始立即展開第二階段的鋼便橋工程。

交通部公路局東分局長 林文雄:「我們已經把梁底抬高到目前的堤頂、比它會高過3公尺,雖然是一個臨時設施,但是我們還是把防救災的能量安全度大幅提升。」

馬太鞍溪橋涵管便道通行後,交通部第二階段鋼便橋預計明年春節前完工;第三階段明年底完成北上永久橋提供雙向通車、民國116年底南北橋梁雙向完工通車。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