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我們一起名字》首映 五年紀錄部落生命記憶

  • 發布:2025-10-08 12:50
  • 花蓮富里
  • Faul

大綱

一部名為《我們一起名字》的紀錄片,在富里鄉明里村內的里行文化學堂舉行首映會,由影像紀錄者楊詠程,在部落花了五年多的時間拍攝、訪問、紀錄的影片,主要紀錄部落族人的真實故事,從遷移到聚落、從個人到集體的文化記憶。

《我們一起名字》紀錄片,影像紀錄者楊詠程在族人的引薦下,特別進駐里行部落進行拍攝、訪談跟紀錄,並與部落的青年、壯年、族人們共同討論,影片呈現了里行部落從遷移到聚落,從個人到集體的文化記憶。

影像紀錄者 楊詠程:「它的訪談裡面,就是關於婚姻、制度,還有他們語言的保留,包括他們的一些傳統服飾一直都還在,這個過程裡面,其實除了這些傳統的東西之外,還有包括部落凝聚力,部落凝聚力其實本身就存在,部落自古以來就存在的東西。」

里行部落居民 張俊偉:「其實我們剛開始,並沒有去設定說在最後的結果,然後我們要剪輯這個紀錄片,我們是一直到去年的年底,然後想說把所有的影像做一個整理,今年的年初才決定說,我們來剪一支屬於我們里行自己的紀錄片。它沒有任何主角的貫穿,因為部落的所有人全部都是主角,因為我們只是整理,這五年來所有的影像紀錄。」

里行部落位在富里鄉明里村,居住著平埔族群的馬卡道、西拉雅、大武壠族及部分的阿美、布農族人,《我們一起名字》紀錄片,不是某一個人的創作、也不是哪一家的故事,而是來自里行部落全體族人的集體行動,片中訪談了許多部落的長輩與族親。

里行部落居民 鍾桂洪:「我看了剛都流淚了,他把我的爸爸記錄下來了,我很感謝他。(你有在影片裡面嗎?))有、很多,(有講話嗎?)他就問我說這幾年來最感動的是什麼,我就說年輕族群,第三年我們的夜祭,年輕族群回來,就是有文化的傳承。」

史前館研究員 王勁之:「這個整個的紀錄片呈現得非常好,可以想像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心力跟時間,外界對於不管是里行,還是說在花蓮這邊有很多的,就是我們說的平埔族群的聚落,其實是不了解的。」

《我們一起名字》過程花了五年多的時間,是族人用身體、影像、語言,一起把快被遺忘的名字,一一叫回來的旅程;族人表示在部落裡,「名字」從來不只是稱呼,它是土地的聲音、祖先的叮嚀、家族的座標。

責任編輯:黃金倪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