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板上黏上不同顏色的紙,每個顏色都代表著台東各地不同的色彩,像是金針、釋迦等,南迴藝術季今年邁入第5年,有兩件全新作品位在大鳥休憩站,是藝術家安德魯.阿南達.沃格爾與大鳥部落一起完成;另一件「成為山的形狀」則在金峰鄉正興衛生站前,是藝術家安君實與正興部落的共創。
藝術家 安君實:「去營造一個空間、一個人上半身的形狀,然後就是放在剛好它也是一個交接處,然後就放在那邊,然後就是希望說外面來的旅人,可以就是藉由去了解部落,然後也可以在自己,我做的作品裡面休息。」
融合台東地景藝術的台東南迴,像是一座沒有圍牆的美術館,透過藝術串聯自然與文化,形塑台東獨特的藝文風貌,特別聚焦「走讀」與「慢旅」,規劃5場次走讀行旅,帶領民眾走訪南迴四鄉。
台東縣副縣長 王志輝:「所謂的大地藝術的目的是為了地方創生,所以如果藝術品單純只是藝術品,對地方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我們很在乎的是說整個這個大地藝術,不管它的創作以及它的推動過程當中,有沒有跟在地連結。」
今年藝術季以「山海交響」為主題,希望透過藝術裝置與走讀路徑的設計,讓人們不僅觀看作品,更走進作品所依附的地景與生活。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