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部落即將迎來豐年季,颱風季節也跟著報到。氣象署指出今年1到6月僅兩個颱風生成,雖少於氣候值4.3個,但歷史上曾出現過2個年分,因此也不算是非常極端的狀況,今年颱風數量的預測值與氣候值相近,其中以3到5個颱風接近台灣的機率最高。
氣象預報中心主任 陳怡良:「那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個,是颱風接近台灣附近的個數,我們都可以看到是以3~5個,這個的機率是最高,7至9月分這個季節的颱風,最常經過台灣附近的就是兩種路徑,第一種就是往西移動的過程當中,接近台灣的話也有可能對台灣造成影響,另外一種就是在台灣的東側這裡北轉,那只要北轉的區域夠靠近台灣,一樣有可能對我們造成影響。」
氣象預報中心主任 陳怡良:「在雨量的部分,七、八、九這三個月機率最高的都是正常,那七月分跟九月分的話偏高,雨量偏多跟偏少的機率各有20%,八月分的話偏少的機率30%、偏多的機率20%,所以整體來講雨量的預測是正常為主。」
氣象署表示,一旦颱風外圍環流可能帶來明顯威脅時,將發布風雨預報;而今年風力預報特別將縣市細分為「濱海」與「非濱海」地區,供地方政府決策防災以及民眾規劃活動時作為參考。
氣象預報中心主任 陳怡良:「外圍環流可能會造成顯著威脅時,氣象署都會發布風雨預報,提醒大家那風力的預報部分,就是未來18個小時當中、每6個小時的風力變化,這個是各縣市政府停班停課,以及防救災相關很重要的參考。那今年我們特別在縣市風力之外,我們加了縣市的濱海鄉鎮,也就是分為濱海跟非濱海這兩個區域,提供大家更細緻的資訊,供決策或者是大家要活動的應用參考。」
居住在濱海地區的民眾,可多加留意縣市風力預報,除了能作為活動安排的參考,更重要的是能及時掌握周邊的天氣變化,提高自身安全意識。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