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行為往往抓緊人性對於「低風險」、「保本金」及「穩賺不賠」的弱點進行套牢,而且手法日新月異,許多民眾銀行個資遭到騙取後,甚至變成涉嫌人遭到法辦,人財兩失。
花蓮縣警局春日派出所長 Si’ic‧Iyo(林業宸):「他們就是那種把錢轉到你的帳戶之後,然後就轉出去這樣,陌生人不管何時,都可以把錢轉換帳戶,因此千萬不要把帳戶存摺還有密碼給任何人,我們都要小心謹慎。」
此外花蓮轄區幅員遼闊,歹徒也針對部落行為習性設下圈套突破心防,為了有效遏止部落地區詐騙案件,花蓮縣警局也主動邀請各部落意見領袖及教會代表一起研商防詐策略;過程中警局也分享,打詐儀表板有最新資訊,甚至是每個案例的受害辛酸血淚。
民眾(不具名):「你們也會有這樣的範例嗎?可以讓我們放在國小或國中的網頁,當然我知道你們有時候會做很多影片像line上面,我只是覺得說,其實小朋友們也很需要,而且對家長也是會有影響力。」
花蓮縣警局玉里分局長 黃清暉:「QR碼加入分局臉書跟打詐儀表板,那個都有資料在更新,讓你們有最新的資訊去了解(最新手法),然後打詐儀表板下面有案例小故事。」
據統計,花蓮地區4月分詐騙案件就有213件、損失約5860萬元,而目前常見的詐騙手法不外乎,假投資、假交友徵婚及假借貸等,提醒民眾遇到高獲利、低風險資訊時務必謹慎,以免受騙。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