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國65歲以上失智率,達到7.99%左右,而隨著年齡增加、失智症盛行率越高,其中阿茲海默症患者,更是位列首位。
家屬 鄭先生:「在旅行的途中,忽然發現有失意夢遊的狀況發生,就請他來榮總這邊做檢查,那經過一些檢查,發現有初期的阿茲海默症。」
想要及早治療,台北榮總傳出好消息,台北榮總與南韓漢陽大學合作研究,只需透過簡單的抽幾CC的血檢驗,就能有效篩檢出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早期診斷準確率高達93%。
台北榮總副院長 王署君:「我們以前的時候,是沒有類澱粉的正子攝影,沒有抽血的(檢測)的時候,它診斷的可靠性,有人說大概7成左右,那我們現在就看抽血,也可以來取代它,而且剛才的比例,我們看得到93%。」
台北榮總一般神經科主治醫師 林詠萱:「那我們選定中間這些不太確定數值,可能介在中間選擇這些人,來進入下一步類澱粉的攝影,幫助到病人說更快速的診斷。」
王署君過去患者確診時,仍需以腦脊髓液檢測、或PET掃描,也就是正子斷層造影,但檢測侵入性高,費用昂貴,限制了普及性。因此,新的檢測價格,相較現行的費用更為親民。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 傅中玲:「應該是不會超過1、2萬塊,而我們做類澱粉的正子斷層攝影,目前是7萬,如果大量普及的話,整個的價錢都有可能在更低。」
未來血液檢測是否普及,傳中玲說相關研究用於臨床,有望取代PET檢測,但這還需經衛福部及健保署審查通過,呼籲民眾發現長輩記憶力退化時,可以及早篩檢,把握黃金治療時間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