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優化偏鄉牙科診療設備,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健保署再度媒合第一銀行文教基金會,捐贈220萬元購置5座牙科診療設備,贈予阿里山鄉三個中小學,以及山美、達邦村各兩處的衛生室。不僅如此,也有台南的宮廟,有感偏鄉學童學習資源不足問題,捐贈75萬作為教育發展基金,而為了感恩外界資助,鄉內也舉辦感恩活動,表示答謝。
嘉義縣長 翁章梁:「偏鄉在醫療上是非常的缺乏,尤其是專科的醫生,那透過這個診療床的捐贈,配合上我們牙醫師公會的協助,就可以讓我們整個偏鄉牙醫的醫療,能夠向前推進。」
阿里山鄉衛生所主任說明,過去因常設備不足,加上看診時段少,就算族人有牙痛,不是要撐到有診的時間,不然就是耗上快半天路程下山看診,因此在北四村和南三村,各設置一套牙科設備,以及增加門診時段,確實是減少族人不少負擔。另外,健保署也提到,為了更全面照顧偏鄉民眾,今年燈塔型醫院預算提高到9億,鼓勵縣府申請。
阿里山鄉衛生所主任 張泰昇:「因為我們之前大概都是我們其他村都要跑來,像跑來我們石棹,還有禮拜二定期(診),只有這個時間,現在又增加一(兩)個點,增加一個(看診)時段,所以說民眾會更方便,就是一個月會多兩個門診,達邦村多兩個牙科門診,山美也是多兩次。」
健保署副署長 陳亮妤:「我們在偏鄉的緊急醫療方面的部分,我們有燈塔型醫院的方案,所以也跟我們縣長跟衛生局的同仁報告,有需要就申請,我們去年的預算是兩億,今年挹注到九億,所以我們偏鄉的醫療,特別是緊急醫療不能萎縮。」
期望藉由多方人士的愛心捐贈,以及政府單位資源挹注,共同把關偏鄉醫療的品質和量能,守護族人健康。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