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日前提出《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修法草案,強調這次修法方向更貼近兒童權利公約,更重視兒童的健全成長與社會參與。
衛福部社會家庭署組長 林資芮:「兒少健全成長的部分,規劃會依照兒權公約第24條的意旨,來增訂健康與安全章,(社會)生活參與的部分朝向強調國家應投注資源,培養兒少行使權利,生活及參與社會的能力。」
針對本次修法,立法委員林月琴表示《兒少法》已有將近14年沒有大規模修訂,希望這次修法可以處裡現有法案難以處理的許多新興議題。
民進黨立法委員 林月琴:「包含事實上是性剝削的課題,或者是不當對待的問題,甚至網路安全的問題,那又再加上事故傷害的狀況,事實上是沒有減、反稍微有微增。」
針對兒少法修法草案,多個民團都指出,對研究與預防兒童與青少年自殺的死因回溯,目前衛福部提出的修法草案只處理六歲以下的案例,強調應該擴大分析年齡。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副祕書長:「那因為目前的死因回溯,是針對六歲以下,對於七到十八歲的自殺原因,目前其實還是沒有辦法能夠確切地了解,所以我們有一些建議是想要將兒童死因回溯的分析年齡,擴大到十八歲以下。」
另外也有民團憂心,兒少法的修改對兒童照護工作者的衝擊,進而影響兒童與相關工作者的權益。
中華孕嬰童教保聯合總會長 蔣叔融:「立法的原則,到底是不是講所謂的三贏,家長照顧者跟孩子,多少離開的托育人員,讓他們覺得說我們的工作沒有尊嚴而離開,那孩子沒有人照顧,又哪來的兒童最佳利益呢?」
兒童與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主人,期望這次兒少法修法在廣納各界意見後能更加完整,造福下一代。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