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法委員 Sra Kacaw(鄭天財):「(蔡英文政府)我們會在今年的,也就是105年的11月,開始劃設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土地。」
適逢原基法實施20周年,立委鄭天財拿著前總統蔡英文對原住民族的道歉承諾,呼籲原民會公告傳統領域。而自從2018年原民會公告新北市烏來傳統領域後,時隔7年,在2025年1月,再度公告台東太麻里魯巴卡茲部落,以及花蓮萬榮馬遠部落兩處的傳統領域。
原民會副主委 Adralriw Abaliusu(杜張梅莊):「目前有相關的成果,報到會(內)的有90幾案,那90幾案裡面,我們再次地去檢視,可能有10幾案是比較成熟的。」
原民會強調,傳統領域公告屬於例行性質,並非專案處理。因此何時會有下一波?得看該部落或族群,相關傳統領域資料是否完備。尤其最複雜的,就是與周遭部落、族群或是地方協調是否達成共識。以民族部落出發,期盼達到共榮共存。
原民會副主委 Adralriw Abaliusu(杜張梅莊):「當然如果說這個部落族群是跨鄉的,希望由縣政府來協調,跨縣的由原民會來做協調,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點,公部門只有搭建舞臺,成立那個平臺,公部門不能去裁判誰對誰錯,傳統領域的界址應該到哪裡。」
回顧傳統領域劃設辦法,在原基法第21條中,與部落諮商同意息息相關。即使在大多部落、族群傳統領域尚未正式公告的情況下,行政機關或法院等,已將部落諮商同意視為必要程序。立委鄭天財仍認為,傳統領域公告具有重要意義。
國民黨立法委員 Sra Kacaw(鄭天財):「傳統領域的公告,不是只是為了部落諮商同意,最主要的還是在透過原住民族基本法的公布施行,將我們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正式公告,它是一個法制化的,是正式的法制化。」
2018年原民會公告邵族傳統領域,遭到地方政府、企業提起訴願,族人又打行政訴訟失利,傳統領域公告絆了一跤。原民會正補正及檢視相關瑕疵,也表示只要有部落、族群,申請程序完備,就有機會公告。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