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新竹五峰鄉、風景宜人的清泉風景特定區,具有豐富的溫泉資源以及張學良故居,每年吸引超過30萬人;但抬頭一看、入口處的電線雜亂,影響指示路牌視線,民眾表示觀感不佳,而且如果遇到風災,搖搖欲墜的電線,可能造成民眾用路安全疑慮。
攤商 Syutu(林德鈞):「以前是一條、兩條而已有沒有,純電線然後跟電話線;然後現在又加了一些有線電視、又加那個太陽能,變成(電線)高低不齊,時間久了慢慢垂下來,有一些大車子就很危險,有時候就經常會拉到。」
新竹縣議員 張益生:「在規劃設計的時候,其實並不是整體性,所以就會發生每一次造成天然災害的時候,這些舊有的電路以及設計已經不符現在我們族人居住環境的需求。」
隨著居住及觀光需求增加,電線的布設也越來越複雜;因此電力電信地下化的需求,也逐漸浮上檯面。
台電新竹區處長 羅元良:「在位置跟費用上是可以協助的,那基本上就是技術上當然是可行的;事後可以做一個規劃,或是再跟相關部門再做細部的討論。」
新竹五峰鄉長 Takun Baysu(秋維書):「對於整個清泉風景特定區入口處的環境跟景觀是會有非常大的加分,那我們也希望在整個五峰鄉的觀光心臟,清泉風景特定區能夠招攬更多的人來佇留。」
然而,在發展觀光的同時,民眾生活品質的提升也格外重要;但每逢豪大雨或風災,原鄉電力缺乏穩定性,因此立委也期望防災型微電網的建置,能夠遍及原鄉。
國民黨立法委員 Sasuyu Ruljuwan(盧縣一):「其實電纜地下化大家都很羨慕蘭嶼,蘭嶼去做全島的電纜地下化,最主要是要解決停電的問題;原鄉都要建置(防災型)微電網,更多比較偏遠地區比如五峰跟復興、尖石這些地方,都應該要設置。」
而隨著國旅觀光逐漸復甦,清泉風景特定區的電纜電信地下化是否能夠連帶提升觀光產業發展?仍需中央地方攜手合作。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