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那瑪夏文物館辦工作坊 重現布農地織工法

大綱

想要在那瑪夏重現布農族傳統地織工法,那瑪夏原住民文物館首次舉辦「地織文化工作坊」,吸引不少婦女前來學習。

學員小心翼翼地邊理著線、邊一層一層地將織紋完成,他們正學習如何製作布農族織布文化裡的地織工法;雖然是所有織布手法中最簡單的技法,但對於學習基礎零的學員來說挑戰還是相當大,而講師Aping就說明,過去平織手法大多出現在工作服上。

講師 Aping(余桂蘭):「其實我們布農族在做habang(男子無袖長衣)的時候,都是用都是以斜紋織為主、平織是比較單(調);在我們老人家以前說(是)做工作服,不是像說是祭典的話所穿的。」

學員 Savi(蕭淑君):「之前有玩過桌上機做那種織帶的那種、比較短,大概織的原理差不多,但從一開始到這邊的時候就覺得很不一樣,因為那個小的東西全部可以在桌上直接來;那是這個部分的話,你還要下這些線,所以比較困難。」

學員 Valis(林玉妹):「剛剛開始跟這個線實在是超不熟的、手忙腳亂,然後好像還要學一點數學,要幾條幾條、然後多少公分、怎麼之類的,還要寫筆記;那所以我就覺得理論跟實際(作)都非常非常困難。」

平織是否真的如學員口中的困難?Aping老師解釋,其實只要記住主要概念,分清楚代表直、橫方向的經、緯線和兩層織法間的差異就行。

講師 Aping(余桂蘭):「這個就是緯線,我們這樣放的話就是緯線,像是經緯度那個緯線,然後這個是經線、這個直直的是經線,然後這樣開始一,一的話就是把中線提起來,中線這個就是一,我們的腳就稍微彎曲,開口才會很大、這是一,就打一下、用力打,再穿緯線、然後再打一下;然後這樣子二,就是分割版跟中線一起抓下來、刷下來,它就會有這個開口、開口就打下去,這樣我們就這邊一層兩層,就是它的打法,就是一二一二。」

然而學習傳統織紋的課程是館內第一次舉辦,主要是希望在因遷移多次而消失的地織技術能在那瑪夏重現,學員們熱切想傳承的心,也沒有因為颱風延期課程有所影響。

那瑪夏原住民文物館文物專員 Humhum(林雅柔):「(颱風)沒有影響到、沒有澆熄他們對地織追求的熱情,對,是還好,所以學員還是原班,當初八月分那時候報名的還是原班人馬。」

就像過去布農婦女席地而坐,專心織布同時也偶爾聊天,在輕鬆的氛圍下,逐步將作品完成、把文化延續。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