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會平埔族群事務推動小組委員 潘安全:「400年前的時候,屏東有鳳山八社,大陸移民清朝(年間)慢慢移民,被擠壓到沿山185線到沿山公路的旁邊,慢慢了解原來平埔族群是一個被逼迫壓榨,大環境不承認的一個民族。」
清晨5點從屏東搭車北上的潘安全,已經高齡83歲仍為正名努力奔走。13日特別北上來參加平埔族群事務推動小組研商會議,在歷史的洪流中,要社會大眾不要忘了,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還有平埔族群。不過這場研商會議,也有初次參加的馬卡道族青年初試啼聲。
馬卡道青年小組代表 阮以文:「今天(13)會議上,潘正浩(噶哈巫族委員)提到的可能會有(種族欄)塗黑的情形,或許有可能我沒有遇到,我也有遇到是他原本是寫平或熟(註記)後面的子孫,又變成福或客這種也是有出現的,像這樣的情形到底我們要怎麼,去制定說去辨別我們的身分。」
原民會副主委 Calivat・Gadu(鍾興華):「因為一般的身分認定或確認,其實滿嚴謹的有的兩年、三年或五年,所以當然我們也接受他們的建議,如果可以的話十年再延長一次、或者是怎麼去變動調整,我想我們也是尊重各位委員的意見。」
不少意見認為,在核定為平埔原住民族群的族人,在民族成員名冊以及成員的身分要件,還要經過主管機關公告10年,也有委員提到,以債權消滅時效為15年為標準,或視情況展延,然而,原民會也解釋,會設下時間限制,是為了要穩定民族發展和身分關係的安定性,有登載在民族名冊內的,就可向戶政機關登記取得原住民身分。
原民會平埔族群事務推動小組委員 萬正雄:「今年台灣400年,今年之前就把它送完,行政院應該就要把它審議、把它修訂、把它認定,今年既然要完成這個修法的工程,不要等到明年的10月28號。」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