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藝術節閉幕儀式上,主持人介紹台灣的一席話,讓現場歡聲雷動。台灣被肯認是太平洋地區的一員,甚至不少公開或是交流場合,台灣更被其他代表團稱作南島的母親。
台灣「南島起源」的論述,成了與太平洋連結的優勢。因此從中央原民會,到台東、花蓮,都積極加入這個「大家庭」,來自台灣的藝術家或代表團成員,超過三百人。
原民會副主委 Calivat.Gadu(鍾興華):「我相信大會也會感受到,台灣對於這個活動的重視,當然!我們也很希望我們下一次不是特別嘉賓,希望是成員的身分來參與,那當然我們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
各團浩浩蕩蕩,也讓「台灣」在藝術節中的能見度持續攀升。
記者 Aras Sawawan:「在太平洋藝術節期間,在各個場域都可以看到台灣國旗飄揚,只不過要如何持續深化、與太平洋各地區的交流,也是未來國家要面對的課題。」
台灣今年首度參加太平洋青年領袖計畫,參與計畫的青年大使分享,當提到台灣,來自其他島國或地區的青年,第一時間還是會把台灣與亞洲文化劃在一塊。
太平洋青年領袖計畫成員 Drepelrange Kusadha(杜芸)VS太平洋青年領袖計畫成員 Hanako Purapuran(陳玟君):「(當我們說台灣原住民只占台灣總人口數2%的時候,他們非常訝異!我們怎麼那麼少。)但我覺得也差不多,畢竟我們也不知道其他國家的狀況,所以我覺得我們是站在同一個起跑點。」
熟悉卻又陌生,學者郭佩宜指出,這除了與各地區不同殖民背景有關之外,台灣擁抱的「南島起源」情懷,可能排斥了非南島語系地區,受到了各種自我侷限。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郭佩宜:「台灣在談南島的時候,更重要的應該是談說,我們是南島很重要的節點,不見得是起源地,好像是一個很單一的人群流動,其實人群的流動是來來往往的。」
文學作家Sakinu,從與太平洋各地區在地團體交流中,得到類似的心得。
文學作家 Sakinu Yalonglong(亞榮隆.撒可努):「不是從所謂的DNA、不是所謂的相似度,而是從我們認識你、我們知道你、我們了解你、我們理解你,從這個角度去看待的時候,我們才會有在意,甚至是認知感,認知感很強的時候,他就會找到彼此的認同感。」
強調強烈的認同感,從交流中認識彼此開始,如同青年大使所說,我們都在同個起跑點。藝術節對台灣而言,就是重要場合。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郭佩宜:「當代太平洋原住民在談去殖民的時候,其實台灣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談把原來的地理框架、原來被歐洲人帶來的那套知識體系,所限縮的思考方式給打破,那重新從南島連結的方式,來思考說遠古時代,從前從前以前人群的流動跟連結,其實是沒有疆界的,那我們台灣是其中重要的一員。」
太平洋青年領袖計畫成員 Drepelrange Kusadha(杜芸):「我覺得他們現在會覺得說,對台灣現在其實也在太平洋這個圈圈上面,他們之前都會覺得說,我們是亞洲國家,但現在除了我們觀點有轉換,他們的觀念其實也轉換過來。」
但這並非沒有外在挑戰,近年中國也以福建是南島起源,拉近與太平洋島國地區的關係。這時台灣對原住民族文化的意識,就顯得關鍵。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郭佩宜:「我們是活生生的南島社群,可是在其他的地方,不論是我們台灣原住民從哪邊來,他們的南島語已經消失、不太再使用了,沒有(像台灣)這麼鮮活的,而且不斷在自我成長、不斷在自我賦權的社群。」
原民會副主委 Calivat.Gadu(鍾興華):「我們就知道!其實台灣原住民保留最古老的語根,也是原住民南島語系民族語言最複雜的地方,所以大家都認同有這樣的一個看法,當然我們也希望藉由這樣一個歷史源流,我們也被認同、我們也認同這樣大家庭的組織。」
究竟台灣為何要重視?除了近年海洋成為國際重心,也影響著全球氣候、生態,對台灣原住民族而言,更有著密不可分的文化共同體。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郭佩宜:「大洋洲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區域,雖然說土地面積沒有那麼大,但海洋是人類的未來。」
責任編輯:温學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