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台中纖維館貝珠座談 廣邀專家復振工藝

大綱

貝珠或貝殼類相關工藝其實早就存在於台灣原住民族文化之中,不過這樣的工藝受到材料取得以及製作技術失傳的影響而漸漸消失;為了要找回這項傳統文化及工藝,台中纖維工藝博物館辦理「翻轉與串連–臺灣貝珠專題座談」,邀請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及工藝技術保存者一起進行多面向研究與討論,期望能復振這項幾近失傳的工藝與文化。

從古文物以及各種文獻紀載,貝珠衣或是貝類的工藝製品早期就存在台灣原住民族的社會及文化裡面;而且這些貝類製品或服飾,大多象徵著財富、榮耀或者是權力。

屏東縣傳統工藝保存者 江雅蕾:「以前我們排灣族本來就是結婚我們是用貝殼這樣子當聘禮、或者是喪事我們就用貝殼、或者是加上琉璃珠這樣子來陪葬。」

苗栗縣口述傳統保存者 尤巴斯.瓦旦:「一般來說我們出去出草回來之後,砍過人頭的可以穿貝珠的衣服、然後出去作戰的戰士也可以穿;然後我們會有一個出草回來之後的凱旋聚會,那個場合一定就會穿起來。」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教授 野林 厚志:「根據研究,在古代的時候貝殼類製成的飾品可彰顯一個族群的象徵,在重要場合上這些貝類製品非常有價值、甚至可用來當作金錢或有價的裝飾品及工藝製品;我另外的想法是由於貝殼具有相當硬度,它也可能被用作為保護身體的作用。」

不過早期這些貝類的工藝製品逐漸因為技術失傳以及材料取得不易等種種因素,幾乎快要消失在現在的文化之中;因此為了要找回這項重要的傳統工藝文化,台中纖維工藝博物館特別辦理「翻轉與串連–臺灣貝珠專題座談」,希望從人類學、民族學、考古學以及部落等多重面向,大家一起為這項重要的傳統工藝找回復振與傳承的方法。

國家傳統工藝保存者 尤瑪.達陸:「貝珠衣其實有很大的挑戰性,還有就是很重要的一個,它的斷層很長;在文獻探討裡面,我們也從有文字記載的時候就一直有這個貝珠衣的存在,怎麼從斷層的這一個過程裡面去把知識做連結?這是這一次很重要的工作。」

新竹尖石鄉實驗教育文化指導員 Siwa Nomin:「那今天會來參加這個論壇就是因為自己在學校做教學,需要有更新、更正確的知識給孩子們;因為我們自己是教我們自己的族群的孩子,所以知識必須要更新跟正確,所以這一次也是收穫滿多的。」

透過這場座談會,邀請多位不同領域的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及傳統工藝技術保存者,一起來分享貝類傳統工藝、文化的過去與現在,同時也找出復振這項工藝技術的方法;也希望透過多方合作,將這項瀕臨失傳的文化找回來。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