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特地前來參與Eleng的祭告儀式,在作品前一同向神靈告知。國際重要展覽英國利物浦雙年展邁入第25年,今年是第12屆於6月10日開展,邀請國際36位藝術家參展,內容包含靜態與動態展演。並由南非祖魯族的Khanyisile擔任策展人,以「uMoya:失物的神聖回歸」作為主題。
第12屆利物浦雙年展策展人 Khanyisile Mbongwa:「uMoya是祖魯語、我的母語之一,有氣息、風、空氣、 靈氣和靈魂的意思。我的祖先中有名叫Tabalozi,稱為吹哨的人,透過口音、哨子和風溝通,所以我用吹哨告知靈氣的降臨,Eleng祖先的到場並說歡迎,以邀請Eleng和她族人的身分,同時告訴Eleng未來的族人,Eleng 她們在這裡(利物浦)製作了這個作品。」
今年臺灣唯一受邀也是臺灣首度委任製作的藝術家,是來自屏東好茶部落魯凱族的Eleng安聖惠,她利用回收廢棄的漁網、繩索等複合媒材,創作出大型的陶壺金屬雕塑,名為「Ngialibalibade-致 失落的神話」。
原視新聞部製作人 saljeljeng tarutadalj:「這裡位在利物浦王子碼頭與Mersey河岸之間,在我旁邊的作品就是「Ngialibalibade-致 失落的神話」是Eleng「Ali sa be sa be/土石流」系列作品的最新創作,她的靈感源自Eleng自身所屬的好茶部落Luluan家族的傳說。
藝術家 Eleng Luluan(安聖惠):「有神力的陶壺是在一個激流之下它被沖走,所有的鄰近部落都想要去擁有這個;當他們靠近的時候陶壺就遠離,到我們這個(Luluan)家族的時候它就靠近。其實我在談的是在這個時代,我們正在被全球化或是那種資本進入到部落的時候,我們的思想或者是對傳統的那種感受是很不一樣的。探問我在這個時代我是誰,跟這個時代衝擊之下怎麼樣去立足,或者是怎麼樣往前走。」
英國華僑 melevlev sung(宋慧娟):「我看到的時候很感動,因為走過那個場景,路過看到海港看到很大很大的船,都是非常現代工業化,然後突然在一個安靜的角落看到Eleng的作品。第一次很近很近,就感覺家好近,就在我的周圍。」
今年利物浦雙年展展期到9月17日,從策展人文化背景出發,希望呼籲當代重視原住民族傳統的知識、智慧以及療癒性。Eleng的作品從臺灣開始製作,飄洋過海到利物浦組裝,花費超過一年時間,讓英國利物浦王子碼頭與Mersey河岸之間,也能看見來自魯凱族母體文化的力量。
責任編輯:黃昱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