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會訴求表達:「我自己提一個我認為很好的想法,直接Karowa 大農大富還我土地,中繼屋先蓋在那裡,我們可以(回)來整理家園,可以聚在一起討論要怎麼重建Fata’an,等到那個警戒解除了、狀況解除了,我們可以回到我們的家園,你們帶回去研議,你們做不到,向上反映一起來做,不要一直讓我們等,
要等到什麼時候?」
會議中,族人再度大聲疾呼部落需要中繼安置方案,讓大家在災後復原期間能夠以離災不離家的方式,逐步重建部落家園。洪災過後第8天,行政機關首度與部落正式開會協商未來的重建計畫。
此外,族人指出自災情發生以來,光復國小與長老教會都依靠年齡階層組織自主運作,至今沒有獲得花蓮縣政府的協助,但部落自救會人力與量能不足,而且目前部落族人收容處仍處於警戒區內,恢復家園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因此需要中繼安置計畫讓族人能夠住在一起,共商及面對部落重建議題,要求行政機關要儘快研擬方案。
馬太鞍部落會議主席 Lo’oh Amid(徐清德):「我要給我們的階層回去看看自己的家,三天、我們再忍耐三天,不然一直(疲勞)下來,我們真的很累了。」
光復鄉居民 張志雄:「再來就是去建構一個資訊公開,我們才不會跟地方、中央,有資訊不對等的問題產生。」
縣府回應,用水、垃圾清運、街道清消以及排水溝清潔的問題攸關民生,即日起會優先處理,至於中繼安置計畫部分,中央及地方政府還在研議中。
花縣府原民處副處長 Dongi Molik(徐采瑤):「很多關於之後有一些重建、或者是復原的一些方案,其實我們也都在一併做討論當中,今天其實最主要還是傾聽部落的需求,那急迫性的部分,我們會優先來做處理。」
但族人認為,洪災重創部落許多區域,每天都是在跟時間賽跑,政府部門的應變機制仍然非常緩慢,要求三天後必須來到部落回應相關需求的因應方式。
責任編輯: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