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造成17人死亡多人受傷失聯。現在光復市區滿目瘡痍等待救災,但究竟整件災情的來龍去脈是什麼?
記者:「為大家整理花蓮光復災害的源頭,馬太鞍溪堰塞湖。在這次樺加沙颱風帶來豐沛降雨之後,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在9/23昨天下午2:50發生壩頂溢流。隨後馬太鞍溪水暴漲超出堤防,大水就直衝下游的光復市區,多戶民宅一樓被泥水沖刷淹過。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截至今天(24)統計,已經有17人死亡17失聯,災情可以說是相當慘重。
究竟這個堰塞湖怎麼形成?就是在今年7/26,薇帕颱風的影響,馬太鞍溪上游發生大規模崩塌,形成堰塞湖。蓄水量1400萬立方公尺。原本預計是10月下旬壩頂溢流,不過隨著時間、雨量累積,加上多次颱風。在9/23約下午2:50壩頂溢流,估計有9100萬噸。事後根據農業部空拍資料評估,壩頂下切80公尺,蓄水量直接降到2300萬噸。這次的洪峰流量來到8000每秒立方公尺,高出原先估計的4倍之多,因此馬太鞍溪水暴漲,堤防是再也無法抵擋這波濤洶湧的水勢,是直接滿溢,衝向了光復鄉市區。經濟部強調,與馬太鞍溪畔三個開口堤無關。
目前影響範圍,除了大家網路跟新聞見到的Fata’an部落之外,太巴塱、阿陶莫部落也有發生災情,詳細的影響範圍農業部仍在持續調查。不過根據原民會資料,光復鄉撤離3,639人,有部分安置在光復高職、馬太鞍教會等地方。而目前各地都缺乏物資,主要是嬰兒用品、成人尿布、飲用水較為緊急。
至於後續的災後重建,目前堰塞湖剩下約1/4就降雨趨勢來說,明後天下午五點過後,溢流情況就會趨緩,還要再用空拍持續監測。至於災情部分,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天晚間指示在花蓮光復鄉成立前進協調所,協助相關重建工作。首要任務先把受困、失聯民眾救出。」
責任編輯: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