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歲卑南族下賓朗部落編織工藝老師孫菊花,27年前開始學習卑南族傳統編織,並將傳統的地織機改良成高織機,不只研發出更高效率的編織器材,還把傳統的編織紋路用文字規劃出編織系統,讓卑南族口傳的傳統技藝傳承下去;而她的無私付出與貢獻,也讓她被登錄為台灣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文化部正式授與「人間國寶」榮銜,縣長饒慶鈴19日也帶著紅榜,親自向孫老師祝賀。
台東縣長 饒慶鈴:「老師其實60歲才開始學織布,可是她用自己的天賦毅力讓我們看到老師的認真,也讓我們大家覺得其實想要學習一件事物,年齡不是問題。」
卑南族傳統編織老師 Sunay Paelabang(孫菊花):「本來想要放下來了、我已經88歲我想休息,就沒想到我自己想得很簡單,不知道是現在文資局文化部給我弄成這樣,我很像要嫁人的感覺。」
雖然孫菊花老師今年已88歲高齡,但每天仍堅持在工作室織布,希望找回祖先古老的編織圖形紋路;而她的貢獻不僅保存了許多卑南族編織技術,也讓更多族人看見祖先編織工藝的智慧。
學員 陳秋芳:「進博物館看到那個褲片是用織的,跟我們傳統看到的刺繡不一樣,所以就引發卑南族真的有織布這件事情。」
卑南族下賓朗部落耆老 孫大山:「雖然她不識字,後來她自己居然也自己畫圖、也繪畫出來,所以我很佩服她的精神!」
對於孫老師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族人們都感到相當敬佩,而孫菊花老師也期待有更多人能來學習,共同將祖先的傳統技藝傳承下去。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