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設置基地落腳高雄市,並在今年6月成立原博館籌備處,陸續推動相關工程,未來將成為台灣第一座以「原住民族」為核心的國家級博物館,同時也將是台灣原住民族文化保存、再現與國際交流的核心據點。原博館籌備處指出,目前規劃進度主要以綜合規劃組與研究檢查組的工作業務為核心,分別處理願景館和主場館工程、環境規劃、營運管理;以及盤點國內外文物典藏、數位規劃等項目。
此外,原博館未來也將連結高雄市政府,成立跨部門合作平臺,未來也將走進原鄉部落,以高雄多元族群的優勢出發,規劃不同合作機會。
原民博館籌備處副主任 羅雅仁:「我們會從高雄這16族,共居的一個優勢來做出發,和在地的高雄市的族人一起共創展覽、辦理文化活動、做語言的傳承,目前正在籌劃有關,跟部落參與行動的活動,我們預計來串連各縣市原住民地方館的合作。」
對此,高雄市議員范織欽認為,國立原博館落腳高雄市,勢必也要連結在地文化特色,並要求高雄市原民會務必跟中央原民會密切合作,為高雄市打造最優質的國家級博物館。
高雄市議員 范織欽:「幾次跟我們原民會,就是高雄市政府原民會,去做連結去做聯繫,甚至質疑、質問,他們給我的回應都說,不知道(原博館籌備狀況)。所以我對這件事情是非常地不滿意,這個設址之後,它將來要推動,一定是要透過我們(高雄)原民會來協助,那你這個部分,沒有取得共識的話,誰願意幫你,我相信一定會有很多的問題。」
高雄市原民會主祕 陳海雲:「我想不是不清楚,我覺得應該就是說,從我們核定原住民族博物館在高雄,一直到我們現在土地也已經陸續地移撥給中央原民會之後,其實後續的整個的規劃,整個施作的部分,其實主導權就在中央原民會,那我們目前,我們市府原民會的角色當然還是在協助。」
作為台灣首座國家級的原住民族博物館,並承擔蒐藏、保存、研究原住民族文獻、歷史與文物的重責大任,議員期盼地方與中央除了善用資源、多向溝通,更要廣納地方族人意見,讓原博館不僅是具有國際視野的場館,同時也是與在地保持深厚合作關係的夥伴,達到多方共好的成果。
責任編輯:N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