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屢傳長照悲歌,有民眾因不堪照護壓力而釀成憾事,背後原因多來自沉重的家庭負擔。基隆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8月26日舉辦法律講座,聚焦《病人自主權利法》,透過分享與交流,引導學員認識「預立醫療決定」,預先為人生最後一哩路做好安排。
基隆市原住民生活互助協會理事長 拔耐‧茹妮老王:「其實也真的有非常非常多的族人們,在經濟弱勢跟整個經濟條件,很不具備的困難的狀況底下,還要面對家裡有生病,甚至於植物人躺床這樣的經驗。」
而預立醫療決定就是在自己意識還清楚、身體還健康的時候,先把未來可能遇到的醫療選擇想好、寫好,萬一有天進入生命末期,例如重度失智或昏迷,醫院必須按照當初的意願來處理。
講師 王醒之:「如果你碰到了不可逆轉的昏迷,或者是極重度失智,然後或者是生命末期,其實都有非常非常多辛苦的無效醫療的過程,然後在折磨著病人、家屬,然後乃至醫療系統。」
而參與課程的學員表示自己過去曾經歷重病,因而更能體會病人自主醫療的重要性,也有學員認為事先做好決定,能減少家人陷入醫療困境的兩難。
學員 潘睦穎:「老師講的課程就讓我提前瞭解到說,其實很多東西是可以自己先做好決定,不用被動選擇這樣子。」
學員 方汝:「我會希望家人說把這一塊也是看得不要那麼重,但是也要去執行。」
如何面對人生終章是每個人無法迴避的課題。而預立醫療決定更是對人生價值的思考,也提醒我們準備好告別,其實也是善待自己與家人的開始。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