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聽從部落青年的指導,練習運用黃藤編綁細竹,體會過去祖先們的傳統智慧,實作同時青年也帶領孩子們認識會所結構。學童們也在實地體驗過程中,認識到消失已久的Soraratan(青年會所),感到非常驚豔。
太巴塱國小學童Lisin Panay說,「感覺很特別!第一次看到用竹子編的房子。」
受到時代變遷的影響,太巴塱Soraratan(青年會所)消失將近70年,為了趕在耆老們消逝前,部落青年克服萬難自主發起復振計畫。第一階段先完成縮小版樣本,從前置作業到完工共耗費至少6個月時間。
太巴塱部落Ma’orad階層級長 Angay (李宛縉)說,「我們這次會蓋Soraratan(青年會所)的原因,就是想要把他重新復振起來,所以小的Soraratan(青年會所)完工之後,勢必也是需要讓國小的小孩子知道說,原來我們的老人家沒有尼龍繩的時代也是用藤編來綁這些東西,因此在太巴塱這個傳統技藝是不能遺忘的。」
耆老講解竹子、藤編等傳統工法,希望在學童心中種下文化新芽。(攝/Calaw、圖/原視新聞網)
太巴塱部落Sapalengaw(祭師)Ka’ti Karo(林正治)表示,「帶太巴塱的學童帶來這邊講解竹子接縫要怎麼綁,如果有這樣做,他們之後就會有印象,跟著他們逐漸成長,等到成人之後就會回憶,以前過去老人家的工法是怎麼樣。」
後續將在文物館旁興建完整比例的Soraratan(青年會所),耆老也期待完工後Soraratan(青年會所)能夠再度肩負年齡階層的核心場域,找回過去部落原有的運作機制,目前祭祀廣場建築群也逐漸成為部落的族人的精神象徵。
太巴塱青年復振傳統阿美族聚會所,邀國小學童動手操作,學習傳統技藝。(攝/Calaw、圖/原視新聞網)
責任編輯:嘎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