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來襲,蘇花公路與中橫公路的封閉對花蓮人來說並不陌生,也讓「安全回家的路」更顯急迫,工程即將展開,崇德村長指出施工單位進駐前應先到部落召開會前會,說明工程內容、公布聯絡窗口,並讓部落幹部參與監督,定期將居民意見回饋給執行與施工單位,避免日後產生民怨。
崇德村長 李慧齡:「執行單位過來的時候,就開一個工作前的一個會前會,就是在我們的部落召開一個讓部落知道說他們現在在做什麼,然後也希望是說如果怎麼樣,如果村民要反映什麼、窗口是誰,然後就有一個比較明確的那個對應,為了部落我們希望是說我們幹部,可以去做實質的那一個監督,監督是為了說不要有太多的民怨,我們是不是應該都要去,可能定期然後我們就把那個部落的聲音,再反映給執行單位跟那個工程單位。」
和平村長則強調工程期間將有大量工人進駐,和平村原本醫療資源有限,勢必面臨更大就醫需求,希望上級單位正視並提升當地醫療與救護量能,為居民與施工人員提供雙重保障。
和平村長 董蓮怡:「封路的時候,其實對我們和平村來說是非常非常地已經不陌生了,這是我們常常要去面對的問題,這也凸顯了需要一條安全回家的道路真的很重要,8月13的時候,我也看到了公文就是已經確定蘇花安,真的很開心,很開心在之後一定會非常多的大量的工程人員及工人,一定會進住在我們這幾個村莊裡面,到時候我們的需要醫療這塊方面的,一定是非常非常地更龐大,希望上級單位可以重視我們和平村,我們原本就非常地需要,這裡可以有一個很完整的醫療體系,可以給我們的村民很方便就醫的一個地方。」
多年來的爭取終於讓蘇花安計畫正式啟動,但在居民眼中,除了道路本身的安全與如期完工,沿線部落的溝通、監督與配套建設,才是讓這條回家之路真正安全、完整的關鍵。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