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在台灣男性癌中症發生率居冠,然而攝護腺癌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有三成癌友確診已是晚期,等到出現頻尿、尿不出來、夜尿或血尿等問題時,往往已進入中晚期;部分病人還會有射精疼痛、精液帶血,甚至骨頭痠痛、背痛等轉移性症狀,醫師提醒這些都是不能忽視的警訊。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 查岱龍:「我們就特別希望就是說我們的男性能夠及早的這個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然後有一些排尿的症狀的話就可以到醫院由專業的醫師來協助各位。」
台灣醫療與國際接軌發展精準療法,有效鎖定並攻擊轉移性癌細胞,可延長晚期攝護腺癌友的壽命,所謂的精準放射標靶療法,是結合放射同位素與標靶配體,藉由藥物鎖定癌細胞後釋放放射線來破壞腫瘤;這種治療方式具備同時標記與殺死癌細胞的雙重效果,已廣泛應用在神經內分泌瘤與攝護腺癌等特定癌種,國外也逐步拓展至其他領域;目前這項技術的臨床應用已逐漸成熟,也讓社會關注是否有機會延伸至其他難治型癌症。
治癌中心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 黃玉儀:「目前PSMA因為我們講它就是非常精準,所以它就是精準的標靶攝護腺癌,但是其他的癌別也有不同分子。」
癌症病友:「這個攝護腺的PSA的檢查要重視,對男人的那個沒有自尊,所以他們就一直逃避、沒有自己想要去做。」
癌友坦言,療程往往不只有一次、且費用高昂,少則百萬起跳,呼籲男性要定期做健康檢查,並且持續追蹤,才能避免讓病情因為拖延導致惡化;現代醫療不斷的進步,但最重要的仍然是自己要重視健康訊號,預防勝於治療,不要讓病情悄悄走到難以挽回的地步。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