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台大原民及族群平等工作小組 展開5年計畫

大綱

台灣大學在2023年接連發生了歧視爭議,其中在校園懸掛「火冒4.05丈」的布條,更讓學生要求校方提出族群歧視等因應方針;當時台大成立「原住民族及族群平等工作小組」,也在今年展開計畫,除了回應學生訴求,也期待解決歧視相關問題。

2023年台灣大學校園發生火冒4.05丈,影射原住民學生加分政策,引起爭議;而當年台大成立「原住民族及族群平等工作小組」,並在今年開始啟動計畫,試圖回應當年學生訴求。

台大原資中心主任 黃舒楣:「計畫本身其實是遠大過於危機的處理,而是希望真的去正視長期以來高等教育本身也是鑲嵌在教育制度的一環,它結構性不平等歧視的問題。」

為期五年的計畫,又分做三項子計畫,建立原住民族學生的救濟與申訴機制,以及提升教職員文化敏感度,並且要從原住民族史觀反思理解;原民學生樂觀其成,但也期待當年訴諸的「全民原教」課程能在這兩年儘速執行,而比較迫切的就是「原民生的申訴救濟管道」,盼能先遏止歧視事件發生。

台大反歧視行動小組成員 Kating Adaw Langasan:「社群平臺上面就有一個投票寫說(馬遠遺骨案)番仔在台大校門口抗議是伸張正義還是打擾台大學生的勾選題,勾選題有71%的學生是按是在干擾台大學生;不正當的方式討論社會議題的方式,所以我覺得這是很急切需要關注的。」

台大原聲帶社代表 Bawxin Mirin(黃昱薰):「我覺得這已經是一個能夠開啟我們族群之間對話,讓我們原住民族的聲音能夠被聽見的可能性;也希望透過這樣的計畫,慢慢去加入一些實質的討論或者是實質上的政策調整、制度上的改變。」

學生對計畫抱持期待,而台大則在22日展開論壇,集結學者、一線教職人員等,討論計畫執行的可循路徑,為方向定錨。

台大主任祕書 王大銘:「透過這個會怎麼樣去修正我們的制度以及我們怎麼樣提供更多的支持,我們會提到包括校長還有原住民族跟族群平等的工作小組上去討論,我們希望逐步的一步一步地修正;那在幾年之後我們真的有一個很清楚的概念跟做法。」

台大校方承諾會依討論滾動修正,也期盼這樣的計畫能分享給其他學校參考,打造真正具備文化安全的友善校園。

責任編輯:林懷恩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