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推動「原藝櫥窗」策展計畫,邀請文化研習課學員與原民工藝師合作,利用構樹皮作為創作媒材,打造「造物」與「土感造光」主題,把自然素材轉化為燈飾、畫作甚至背包,展現兼具現代設計與文化意涵的藝術作品。
學員 白廷宇:「就是我原本以為我會做不完,但是後來還是把它做完了,雖然我的個性比較可能急性子吧,然後又其實沒有什麼藝術天分,後來還是把它做完,用一些比較天馬行空的方式把它完成。」
工藝師 王雅蘭:「從去鋸構樹然後從自己敲打構樹皮,到自己去透過自己的想法生活經驗,用樹皮布把它作為畫作,這個過程非常不容易,是因為在打構樹皮的過程中,它是非常需要力氣、時間,考驗現代年輕人的耐性。」
利用構樹皮來創作也代表與土地、環境與部落之間的連結,創作不僅是藝術展覽,更是一場文化教育,透過與工藝師與學員的參與,讓更多人認識,原住民藝術蘊含的文化價值。
成功大學原資中心主任 王毓正:「透過一些全民原教,讓所有的其實不只我們校內,我們非常歡迎校外的人可以參加,這裡面會包含一些靜態的社會議題的講座。」
工藝師提到構樹皮創作在部落也面臨失傳,透過策展與教學,希望讓年輕人重新認識這項傳統技藝,也搭配現代商品元素,激發新的創作可能性。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