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新住民當志工邀長者包粽 溫馨歡慶端午佳節

  • 發布:2025-05-28 19:21
  • 台東達仁
  • udjuy

大綱

嫁來台灣20多年越南籍新住民莎莉,在台灣開設餐飲業,8年前在鄭姓友人引薦,每年端午、中秋等佳節,都會到台東、屏東、高雄等地作公益,盡所能來回饋社會,這次來到達仁鄉南田村,跟在地長者一起包粽子,感受節慶氛圍,也藉此傳遞關懷與愛心。

用湯匙撈上幾勺糯米、豬肉、蝦米等食材,放在月桃葉裡並包裹成肉粽的形狀,為歡慶端午佳節,南田村關懷據點、安朔、新化、森永等部落的文健站,在南田村動手包肉粽,有些部落長者習慣將粽子包成排灣族傳統食物 cinavu 的形狀,也藉此學習漢人粽子的包法。

新化部落長者 李淑英:「這個是排灣族比較喜歡的cinavu,這個(肉粽)因為時代不一樣,這個也是我們在學習包(粽)。」

南田部落長者 高曾春花:「就是肉比較多這一個(肉粽),然後東西都用炒的,我們的cinavu都是白白的,那個糯米、肉也沒有炒,就這樣煮。」

南田社區發長協會理事長 高和峰:「讓大家長輩在我們生活之餘還有一些活動,可以參與,加深他們的一個幸福感,這種感覺。」

這些食材全是來自來台超過20年越南籍新住民莎莉,目前在台灣經營餐飲業的她,8年前經由鄭姓友人引薦接觸公益後,她便在每逢端午、中秋等節慶時期,前往屏東、高雄、台東等地參與志工行列,盡己所能回饋台灣社會。

善心人士 楊莎莉:「希望這個愛心可以發出去,讓大家一起來關心,希望明年我還可以到台東南田可以跟老人家一起做公益愛心。」

善心人士 鄭承豐:「跟著我上山下海一起做公益,照顧原鄉的長者,她們真的很有愛心,我在這邊利用這個機會,感謝她們對原鄉的付出。」

來到南田村,不僅與長輩們一同包粽子,也學習排灣族的傳統圍舞,莎莉表示,公益之旅讓她每一次都感到心靈富足,也更加認識台灣多元的文化與人情味。

責任編輯:Nxy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