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裡隨處可見族語標語,高雄市桃源區興中國小在今年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中成果豐碩,共四名學生通過中高級認證,展現語言教育的深耕實力。
興中國小學生 Tahlʉ ‘iangʉana(郭又勝):「我覺得書寫的地方是比較難的,因為他們念得都比較快。」
興中國小學生 Tanivu(呂娟云):「(老師)下課時間就是來幫我們複習,用類似模擬考或者是專門用聽寫的句子,讓我們寫讓我們練習。」
今年首度實施分項合格制度,將成績分為聽力與口說、閱讀與寫作及四項綜合,提升測驗彈性與實用性;考生表示,更能依據自身強項展現能力,也激勵不同學習階段的族人參與。
興中國小學生 Mulas:「會想要在跟家裡的老人家一起溝通、多學那個單詞。」
興中國小學生 Aping(王靜):「自從我參加單詞跟情境式,媽媽就突然很好奇族語、每次都來問我,後來她就跟我一起參加考試。」
興中國小教務主任 Pula(蘇元媚):「感謝屏東教育大學讓我們學校有開兩個學習族語班,這個族語班就是布農族語的學習班跟拉阿魯哇族的學習班,透過這方式也鼓勵家長跟孩子一起共學。」
桃源區興中國小也透過與大專院校合作設立夜間族語學習班,不僅深化族語教學,也營造親子共學的環境,讓語言傳承從家庭開始扎根。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