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草屋旁升起炊煙,鍋裡煮著剛現宰的豬肉,傳統阿美族的風味美食緩緩飄香。23日八斗高中原住民實驗班的學生們親手準備部落風味餐:從大海捕撈的章魚和魚鮮、從山裡採回的藤心,一道道原民美食在校園中輪番上桌,孩子們用自己的雙手,把文化煮進生活,也煮進心裡。
八斗高中原住民實驗班學生 Ilu.Calaw:「原民班主要就是在教文化的生活,就是從部落看能不能把部落的生活,帶到都市裡面,像是我們有學傳統的建築課,然後織布課、樂舞課等等,這都是我們主要的文化之一。」
八斗高中原住民實驗班學生 Akasang:「前面兩天我們都是以報告為主,就是報告我們專題課的時候,會研究什麼主題,然後今天就是Palafang(歡聚),就是謝謝教我們的老師跟耆老。」
八斗高中推動的不只是課程,而是文化生根的道路。校長許文璋表示,八斗高中所在的基隆北區,聚落中有六、七個阿美族部落,學生族群多元,成立原民實驗班是希望讓孩子回到自己的文化扎根學習。而老師林添興,則是教導學生搭建茅草屋、學族語、認識工具,學生從不會到會,用族語認識文化的名字,就是在找回自己。
八斗高中校長 許文璋:「當初會成立原民實驗專班,也是因為我們看到原民,阿美族他們有特有的文化,而且這個文化其實有很多優點,我們是可以學習的。」
八斗高中教師 林添興:「(文化)要傳承接代,我認為這樣比較好,讓他們知道怎麼蓋茅草屋,他們現在來這邊上課,我們大部分都是講用母語,講我們原住民的話。」
在長輩一聲聲的勉勵下,八斗高中原住民實驗班的文化日也畫下句點。但文化的責任才正要開始。它不該只是一段記憶或課堂的內容,而是應該活在生活裡、手作裡,活在孩子們與長輩一同搭建的茅草屋裡。傳承不是口號,是行動。選擇記得、選擇實踐,選擇讓文化,在下一代身上繼續活下去。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