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者親自解說,分析安全座椅對於側撞的重要性,依據道安平臺統計,台灣兒童小客車、乘車事故死傷人數,每年都有上千名嬰幼兒傷亡,近5年來更是上升了34%,顯示出車內的保護裝置、也就是兒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不過民團就指出,目前國內的安全檢測標準,相較國際制度落後許多。
台灣玩具暨兒童用品工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 郭時杰:「那最大的差別,就是多了一個側撞的標準,在行車的車禍上面,滿大部分來自於側邊撞擊,所以R129已經把側邊撞擊的可能性納入標準。」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 許雅荏:「令我們比較擔心的是,歐盟在今年度已經全面地改採用R129的標準,所以我們認為說國內,也應該要趕快跟進標準地修訂,讓我們孩子的安全座椅把關能更加強。」
目前國內R44的規範,是以兒童的體重分類,只有前後撞擊測試;而國際上現行制度,則以兒童身高設計,並增加側邊撞擊測試、以及32個感測裝置,增加產品檢驗的難度與規範。對此,立委指出,國內安全檢測法規過時,也缺乏在地化。
民進黨立法委員 林月琴:「目前台灣的進口安全座椅,都依賴原產地的認證文件(標準),缺乏我們台灣本地車型,跟使用環境下去做實地測驗。」
民進黨立法委員 蘇巧慧:「是不是能夠再有根據時事不斷推陳出新,有更好的安全檢測標準,出來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讓國內的產品,儘速地接軌國際,跟上安全標準。」
對於是否修法,經濟部表示樂觀其成,預計年底就能建置。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標準組科長:「我們是樂觀其成,國際標準已經改成R129,那局裡面這邊其實標準已經開始著手在修,後續趕快規劃建置設備,(預計)年底就會弄好,至於緩衝期要放多久,我們會跟業者討論一下。」
民團也說,若台灣遲遲不修標準、不建置對應的實地檢測,造成法規與市場脫鉤,新版座椅若無法順利進口,台灣的新生兒恐將面臨「無椅可用」的困境。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