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來第10屆的原住民族語單詞競賽,桃園市於4月22日舉行初賽的選拔,可以看到桃園來自各區域的學生們都躍躍欲試。
羅浮國小學生 Sazyun Wilang(洪承晨) V.S 羅浮國小學生 Yabung Wilang(洪承雅):「一開始來的時候我覺得就是勢在必得,因為我們在學校已經練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到了現場還是因為看對手氣勢真的太強,所以就感覺我們有點弱掉,但幸好我們今天都是滿分。」
單詞競賽裁判長 puljaljuyan kalevuan(波宏明):「從過去到現在我都在這邊當裁判長,發現他們(學生)的進步幅度非常地高,已經在初賽的情況下已經出現了滿分了,等下馬上進入決賽可能都會200分數,在PK這個是在全國賽的時候才看到的場景,在桃園市這邊的初賽就碰到這樣的情形。」
而這次參賽隊伍包括了國小組跟國中組,共計16隊報名角逐;另外對於這項賽事除了是對拓展族語使用與傳承外,也有家長提出族語單字詞出現問題,希望有統整單位來積極處理。
家長 Wilang Lalin(洪金輝):「是一個很棒的一個競賽,競賽讓大家都進步,結果裡面的一些單字詞的,他的單字解釋是有一些問題的,所以我說這個統整的單位到底在哪裡,否則到時候比賽出來,學生出來講話的時候會貽笑大方。」
此外,這項賽事的舉行除了讓學生從小學習自己的文化,也讓族群語言保存的更加堅固。
桃園市原民局長 Panay Mulu(巴奈·母路):「主要是要讓大家提起興趣然後給他一個空間,讓他覺得這個很重要,然後從國小、國中一直到大,從點線面拉出來一直到我們的生活空間,能夠把族語在台灣這個地方,能夠保存的更堅固一點。」
巴奈·母路表示未來也會持續的拓展,原民文化及語言的傳承,並且在下一階段希望打造族語屋,呈現多元的戲劇表演及傳統樂舞的傳習保存,不只讓語言應用到生活中,也能為原住民族16族打造在桃園的族語空間。
責任編輯:黃金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