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幼兒園融合教育困難重重 立委點出2大問題

大綱

不是不想幫,而是幫不上。幼兒園裡,融合教育成了教保人員心中說不出的壓力。面對還未鑑定的特殊生,老師們只能邊教學邊安撫,卻等不到制度與資源的即時協助。推動三十年的融合教育,為何在學前階段仍困難重重?民進黨立法委員林月琴與教保團體17日召開記者會,點出制度與教育現場落差,讓這條本應共學共融的道路,變成第一線人員獨自苦撐的長跑。

學前融合教育推動三十年,理應讓每一位孩子都能被平等接住,然而對許多教保人員來說,這卻是一條制度斷裂、資源不足的「單線道」。立委林月琴與全國幼教產業工會理事長許文菁,17日召開記者會,指出融合教育在學前階段問題重重,制度設計與現場需求嚴重脫節。

民進黨立法委員 林月琴:「在學前教育階段,今年是我國推動公幼零拒絕政策的第30個年頭,尤其事實上是國小到高中,普特融合已經達到96%,表示我們特殊需求的孩子越來越多的時候,那到底協助和幫助到底有多少。」

全國幼教產業工會理事長 許文菁:「尤其是我們的幼幼專班,幼幼專班其實是沒有教師生比的,那孩子年紀小,需要被照顧的時間就更多;那又在這個1比8的高密度的師生比,如果再加入一個特殊生對教保人員來說,無論是教學還是照顧,都會是一個很明顯的負擔,也勢必會影響到班級整體的教保品質。」

新北市與原鄉的幼兒園現場,常見老師一進班就得應對還未鑑定的特殊生,卻等不到應有的支援。特殊教育學生鑑定流程冗長、人力調度困難,讓教育品質打大大折扣,也讓孩子的學習權益悄悄流失。

新北市教保人員 賴小姐:「他不是壞孩子,他只是無法控制自己,但是說實話,每次這樣子的動作,其實我自己也控制不了我自己心裡面的無助感,我知道怎麼寫觀察記錄、我知道怎麼跟家長溝通,但是最困難的是,我知道他需要鑑定,他需要支援,可是身為老師的我沒有權限。」

新北市立烏來幼兒園長 Yaway Yupas(許筱筑):「那對學校會有什麼問題呢,(孩子)已經進入學校之後,老師們就發現怎麼可能一個班就有5、6個了,其實如果是本來就有身分(特殊生)再進來的話,我們就可以比較能掌控,一個學校大概可以有的特殊生,那就不會讓老師們會有那麼大的壓力。」

面對教育現場的困境,教育部回應,將持續強化巡輔體系與資源配置,調整師生比、加強地方協調,並簡化特殊生的鑑定流程,期盼一步步改善第一線教保人員面臨的挑戰。

教育部國教署專門委員 王怡婷:「我們會搭配每學年度教保服務人員專業18小時的研習,不管是他們可能在接受研習的一些配套規劃,包含公假或是等等的;那包含甚至提供他們更多元的進修管道,這個我們都會來持續跟地方政府做努力,希望可以實質來提供教保服務人員進修方面這樣的協助。」

融合教育不能只是寫在紙上的理念,而應該是一個有制度、有資源、有人同行的承諾。當特殊需求的孩子走進教室,迎接他的不該是混亂和壓力,而是一段溫柔學習的開始。讓融合教育,不再是一條幼教老師獨自苦撐的孤單路。

責任編輯:Pawan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