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造遊客休憩乘涼的場域,未來成為部落產業發展的據點,成功鎮重安部落經部落會議決議,特別透過台東縣府資源共管計畫,在部落海岸建造一座傳統茅草屋。
重安部落居民 Panay(楊忠雄):「研究說要怎麼去把客人留下來之後,我們可以欣賞的東西是什麼?海洋這個環境我們覺得很好,所以我們建自己的裝置藝術跟步道改造我們這個環境,海邊整個場景裡面會比較有吸引力。」
傳統茅草屋特別建於部落的傳統領域海岸邊,在傳統領袖的指導下,以傳統工法利用天然素材木頭立柱,利用檳榔樹做為橫梁、黃藤皮素材做為綑綁材料、最後用茅草舖設屋頂等來施工。
重安部落會議主席 楊國隆:「以前老人家會蓋茅草屋,他的工作就像這個樣子,我們所做的是有些不足;那邊有我們的傳統領袖、我們可以請教的,就由他指導我們,我們不會的地方他會特別指導。」
傳統茅草屋主要仿過去重安部落在飛魚季期間,漁民與Mihangetay(拉漁網幫工)在海岸邊,會特別建造的talo’an(工寮)。
重安部落前傳統領袖 曾金德:「捕飛魚的不會整夜作業嘛,差不多九點就回來,有人特別在岸上等候、並起火取暖,過去沒有電燈,他們起火主要導引漁船上岸、成為漁船的目標,就能直線回到岸上,就是這樣,我們稱拉漁網幫工(Mihangetay)的工寮。」
部落會議主席表示傳統茅屋建造後,將交由部落資源共管小組進行規劃利用,希望活化能持續辦理部落市集或推展部落產業等,未來成為部落的亮點。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