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講解手中獵槍構造,這是新北烏來獵人高志明的自製獵槍、也設計了保險裝置,就是要避免一不小心的槍枝傷亡事件。
新北市原住民族狩獵協會理事 高志明:「爬山上比較多,如果你不裝的話,有些人、每個人習慣不同,如果它已經上膛了、你又沒有這個護弓,那爬山勾到樹木它就直接擊發了。」
高志明表示,在教授新一代獵人使用獵槍過程相當嚴謹,因為自製槍枝仍存在風險;而新的獵槍管理辦法今年三月上路,除了原有的喜得釘乙式獵槍,還有甲式獵槍是透過購買國外零件,到台灣自行組裝、加工等,但這仍讓獵人們在兩邊猶疑。
新北市原住民族狩獵協會理事 高志明:「滿頭痛的、從這兩個取捨,大家都想要有,這個取得簡單因為都自己做,這個是要靠進口。」
新北市原住民族狩獵協會榮譽理事長 Silang(張仁傑):「真的你用霰彈你能打死山豬嗎?你在社群媒體上面看國外的狩獵能用霰彈打好幾槍就倒了,要不然就是衝過來撞到人,尤其台灣山豬這麼多,未來呢?你真的要給原住民好的槍,你就不要去禁這麼多東西。」
對於新制族人還抱持觀望,新北市原民狩獵協會也發出聲明,強調完整槍枝進口的「制式獵槍」,它的安全性及必要性;但這恐怕無法突破僵局,法扶原民中心專職律師羅惠馨指出,因為大法官釋憲釋字803號沒有對自製獵槍作出違憲解釋,也導致相關法規目前只能在自製的框架訂定。
法扶原民中心專職律師 羅惠馨:「有幾個方式,一個就是可能日後還要再去提一個憲法訴訟,去要求大法官把自製的概念要參照王光祿的最高法院判決,其實是包含他人製造這樣的概念才有辦法解套。」
不過羅惠馨也說,現行甲式獵槍幾乎是完整制式獵槍,只是要自行組裝加工;應要思考如何解決,族人對甲式獵槍申請流程以及時程,所產生的疑慮。
法扶原民中心專職律師 羅惠馨:「我覺得這個確實是目前警政署並沒有辦法說清楚說當內政部去要求進口的時候,這個進口到底要等多久族人才有辦法拿到槍?那我覺得這個就是大家後續必須要持續去督促警政署,把這個時間的流程去講清楚。」
此外羅惠馨認為,使用制式獵槍的解方之一,可能還要視甲式獵槍上路後的狀況及反應;而要讓狩獵文化有「安全」保障,辦法訂定後也需要程序上的細部指引。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