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目前面臨急診壅塞與加護病房滿床的醫療危機,衛福部也數次召開應變會議,擬定因應策略,同時也加開記者會,向社會說明。
衛福部長 邱泰源:「主要是今年的春節假期,長達九天比較長,類流感跟諾羅病毒的急性傳染病,還有寒流來襲這個因素,導致於急症就症人數增加;那當然護理人力,我們也一直在努力在讓他留任,在可能就醫的需求多之下,護理人力顯現了以後還不太夠。」
自新冠疫情後,醫療體系就不斷面臨離職潮,僅管政府過去曾推動護理人力整備計畫,改善勞動條件與薪資福利,但高壓又長工時的急診與加護病房,仍然留不住人才。
臺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 韓昌旺:「除了新人不夠之外,就是原本的中生代,像我們這一輩,我有很多學弟學長,都陸續離職去診所,更不用說護理師這部分,護理師這邊大家看到很多新聞,也是很多人,因為工作的壓力或者是人力的吃緊,大家都可能在排隊離職中這樣子。」
新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 張志華:「主要是護理師的不足,其實往年北部春節期間都壅塞這是常態,今年比較特別中南部的醫院,就急診室也壅塞,其實是因為全國性的護理師的不足,病房關閉很多所以很多病人不得已,就會在急診待床。」
張志華也指出,台灣就醫沒有門檻,輕症到醫學中心就醫,住院也沒有落實分級醫療,以致於面臨嚴重病房沒辦法上轉、輕症沒辦法下轉的困境。為此,衛福部採取強化病床調度、加強區域聯防措施,強化分級就醫資訊。醫界強調,打破民眾赴大醫院看名醫的迷思,以及如何留任醫護人力,才是重要的課題。
責任編輯:Pa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