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縣府允諾興建停車場 三地部落盼吸引遊客停留

大綱

對於有工藝村之稱的屏東三地門鄉三地部落,雖然工藝坊到處林立,遊客雖然近來了,卻因為停車空間不足,難以吸引遊客停留駐足,現在地方就期盼縣府,能將閒置的土地及空間釋出,作為三地村的公有停車空間,把人留下來。

台24線旁隨處可見的工藝坊,有的甚至隱身在小巷之中,有工藝村之稱的三地部落雖聲名遠播,卻因為部落內的停車空間不足,很難吸引遊客駐足停留。

三地部落當地居民表示,「自己部落的人停車的地方,可能自己家都沒有地方停,甚至有的會直接停在馬路邊,可能有些遊客看到,他們也不知道車子要停哪裡,他們應該就會想直接走人這樣」。也有居民表示,「這邊車流很多然後遊客也很多,不過沒有辦法停車就留不住人,人就不會下車」。

居住人口約有3千人的三地部落,人口稠密以及建地不足,部落內巷道都相當狹窄,部落居民自家的停車空間都嚴重不足,能使用的公共空間更是缺乏,由於專門收容貧困家庭青少女的天主教已結束經營,並將產權與周邊土地移轉給縣政府,三地門鄉公所期望縣府能釋出土地來設置公有停車場,經立委伍麗華協調後,觀光局、屏東縣政府與公所也達成共識。

為此,三地門鄉長cemelesai‧ljaljegan 表示,「我們很需要一個小客車,或者是遊覽車的停車場,所以在積極地在爭取的情況之下,我們少女城附近的土地,因為它是乙種建築用地,可以不經過變更編定還有很多的程序,就可以來興建這個停車場」。

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 (伍麗華)指出,「觀光局特別同意來撥補經費給茂管處,由茂管處委託代辦給縣政府來設立,未來再做撥用去進行所謂的管用合一,進行的方式就是今年度去做規劃設計案,預計很順利的話,就是明年初就可以發包」。

三地門鄉近年來大力推動部落旅遊,但三地部落卻因停車空間不足陷入瓶頸,公所相信停車場的建置,能進一步帶動三地門鄉的經濟及觀光發展。

相關文章

阿美族

【阿美族語】O pacedi to faloco' no mato'asay tadakalimelaan kamo|「家有老如有寶」 部落耆老即生活文化導師

文化介紹
小辭典
  1. Ira ko mato'asay i loma' i ta:dakalimelaan
    家有一老 如有一寶
  2. Ta:dakalimelaan ira ko mato'asay i loma'
    家裡有長輩 值得珍惜的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