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團體:「學權調查背離現實,教育部勿自欺欺人!」
學生團體喊著口號,呼籲教育部重做學生權利調查報告,原因就是這份調查雖以學生自治、平等保障、思想信念及宗教自由等8大項度衡量、並指出了學生權利平均指標高達9成4;但學生團體表示,這只著重制度的建立與否,無法完全呈現校園內自治的實際經驗。
臺大原住民學生反歧視行動小組成員 Mauna Delau:「校園實際存在族群平等宣言,會有歧視申訴管道的學校屈指可數,(報告)65%的學生覺得有、以為有、其實根本沒有,這樣的調查其實完全背離了原住民族學生的經驗,有美化現實的嫌疑。」
性平教育20年學生倡議連線 陳思捷:「題目用是非題詢問宿舍規範及學生選課活動這2個面向,是否有因為性別、族群或者其他身分而有差別待遇?我們希望男女宿擁有同樣的管理標準,比如門禁規範、還有隱私規範。」
學生團體也舉例,像是高教深耕計畫容易受到學校左右;而學生要請多元文化假也會遭到行政單位的刁難,這些都難以呈現在調查報告當中。
台灣移民青年倡議陣線協會常務理事 李依靜:「雖然(高教深耕)有彈性的機制,但它很取決於大專院校他們關注的議題是什麼,所以這就會導致學校的不利群體他們為了爭這個資源而弱肉相殘,但是這是在我們這份裡面看不到的東西。」
臺大原住民學生反歧視行動小組成員 Mauna Delau:「實際上原住民族學生在學校會面對的是行政體系的各種刁難、或者老師會不會認為你這樣的請(文化)假是有意義的?你是不是想打著文化假想要回去過節,實際上是回家爽爽過?」
而針對性別、無障礙等問題,學生團體提出現行校園有待改善的事實,希望教育部重視多元族群的學習需求,因此提出4大訴求。
EdYouth臺灣一滴優教育協會理事長 李瑞霖:「我們認為應該要重啟調查,那這個設計應回應現狀、並且在這個問卷的設計一定要諮詢學生的意見,希望強化制度的落實以及成效的評估;因此這份報告不只要年年執行,而且結果更應該要公開透明。」
臺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 楊姿潁:「建議未來學權調查可以擴大施作範圍,尤其應該關注多元文化性別平等以及無障礙環境的實際建設情況;只有透過更細緻的調查,我們才能真正了解學生需求、改善校園的(友善)環境。」
對此,教育部也提出4點回應,針對現行調查對象選擇、問卷設計及題目設定、擴大調查的範圍等精進的建議,就現實觀察而言仍有可精進空間;教育部也樂見校方與學生參與討論,讓大專校院學生權利調查的程序及效益越來越好。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