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 蔡英文:「高醫師也是原住民族正名運動重要的推手,1994年他擔任國代期間領銜提出修正案、並在關鍵的時刻要求重新表決,最終讓原住民的稱呼被寫進憲法當中;而這也就是現在每年8月1號原住民族日的由來。」
來到立法院國會圖書館,立委鄭天財找到1994年7月28日,國民大會第四次臨時會實錄;會議記錄上排灣族國大代表高正治提出「重行表決」,成為「原住民」正名成功的關鍵點。
當憲法增修條文要制定「原住民國大代表名額」,從原本藍綠兩黨版本皆不予通過,但重行表決將結果驚險大翻轉;不過當細看這整個過程,會議紀錄上寫著「臺下一片爭執」、「包圍主席臺鼓譟」、「數度發言中斷」,要重行表決並非如此順利。
國民黨立法委員 Sra Kacaw(鄭天財):「在這個過程當中,除了高正治上臺發言提議重行表決,在這個同時林正二國大代表他就負責去連署,因為要有30個國大代表的連署才可以成案。」
原民國大代表兵分兩路,而當時民進黨國大主張「不符議事流程」,也期望打破山地、平地之分,以「台灣原住民族」寫入憲法;而國民黨版本就是現行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的模式,兩方各自堅持。
國民黨立法委員 Sra Kacaw(鄭天財):「一旦沒有通過的話,還要等幾年都不知道;所以這是一個非常艱辛、驚險通過的歷程。」
眼看持續僵持,原住民正名就將落空;經過藍綠協商、讓步取捨、最終出席人數變動之下,以國民黨版的山地、平地原住民條文,以一票領先通過。
當年主張重行表決的國大代表高正治,2022年因病離世;前一年還接受原視採訪,談及這段不容易的歷史。
時任國大代表 gui giling(高正治):「大陸籍(外省)的都認為你這樣我們稱你同胞、這種像兄弟一樣的臍帶關係會因此被切斷;台灣本土人就是所謂的台灣人,他們就跟我講說高醫師別再說了、別再說原住民了,你說原住民,我們這些台灣人都變假的。」
高正治提到,原住民三個字威脅當時非原民的族群定位,更指出在法案推動過程他受盡言語歧視;立委鄭天財表示,衍生出的情況恐怕還與土地資源有關。
國民黨立法委員 Sra Kacaw(鄭天財):「這樣的疑慮(土地資源)其實當時李登輝接見原住民的省議員立法委員以及國大代表的時候,就有把這個疑慮、就是當時李登輝總統就有提出來,當時的華加志那時候是立法委員,他就說明絕對不會產生未來台灣的土地原住民族全部都要,所以李登輝總統他就支持。」
時任國大代表 gui giling(高正治):「有可能李登輝總統是叫他(謝隆盛主席)一定要通過,所以林正二跟著上去做連署的時候,很快能夠得到31個人的連署,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即使獲得總統支持,但在混亂局勢中勇於提出異議「重行表決」,又得在不同黨派、族群的國大代表中周旋,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前總統 蔡英文:「我們會記得高醫師的精神,更會繼續致力於保障原住民族的健康權,支持原住民族維繫族群的主體性。」
蔡英文當年以總統身分,前往高正治的部落頒贈褒揚令,感念當年他的勇氣及對原住民族的付出;但高正治曾說,看著當年沒有舉手同意的那些人,想起正名後國家如何轉變大家對原住民族的關係?如何重視原民史觀?都是大家要持續面對的課題。
責任編輯:林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