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梅村部落鋼便橋通車 解決居民繞道走遠路

大綱

南投仁愛鄉發祥村梅村部落,過去有一座通往力行村的便橋,是部落重要的聯外道路,但受到歷年天災影響導致便橋損毀,從此部落族人就必須繞遠路相當不方便,經過多年爭取後,終於在112年3月,獲得南投縣政府800萬元,復建橋梁,並順利在今年5月完工,今日(27)也舉行通車典禮。

南投仁愛鄉發祥村梅村部落盼望已久的橋梁,終於在6月27日辦理通車典禮,解決部落族人長久以來,需要繞道遠路的問題,有了這座鋼構便橋後,部落進出至少省下40分鐘。

發祥村長 全芊蕙:「颱風季然後如果河水暴漲的話,他們是勢必要繞到另外一個,力行產業道路上面,這樣耗時將近超過40分鐘,然後在醫療上、還有救災上,其實非常地不方便,那如今這個鋼便橋通車了之後,其實造福了我們在地居民非常多。」

仁愛鄉長 江子信:「這個是我們這個部落,這個30年來的心願,他們從流籠的一個生活,後來到一個機車的便橋,現在有三公尺的一個鋼構便橋,同時這一條路也兼顧了消防,還有醫療,還有所謂的農特產品的運輸,對整個部落的發展是非常重要。」

在新橋旁邊就可看見舊橋,不敵過去數次風災造成毀損。但要重建一座新橋,也考驗地方政府財政能力,在公所努力下年年提案,終於在112年從縣府獲得800萬經費,來幫梅村部落重建新橋。

南投縣長 許淑華:「後來也謝謝鄉公所這邊跟我們建議,那我們就以這個便橋的部分先做起來,那縣政府就補助了800萬給公所這邊,快速把這座鋼便橋建起來,大概花了七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完成了。」

除了這座橫跨瑞岩溪,全長30公尺寬3公尺的鋼便橋外,便橋兩端的銜接道路,縣府也計畫追加200萬元經費,來鋪設水泥路面加強道路的安全性,讓地方族人有便捷的交通,也有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責任編輯:Pawan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