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打造咖啡新原鄉 復興擬建後製廠、推食農教育

大綱

桃園復興,有越來越多農友轉作咖啡,雖然有集水區的種植限制,但氣候上的優勢,加上交通的可近性,讓復興區短短5年,咖啡產業陸續蓬勃發展。而為了提升咖啡品質,復興區公所計畫建置咖啡後製廠區,未來也將推廣咖啡食農教育,要將復興區打造成為咖啡新原鄉。

人手一杯咖啡,似乎成為民眾不可或缺的飲品,而桃園復興區也嗅到龐大商機,近年陸續興起咖啡種植,雖然起步晚,但復興區具有日夜溫差大的優勢,不少農民開始轉作,有農民認為,咖啡比水蜜桃還要好管理。

桃園復興區產銷班副班長 Masing·Batu(張喜德):「尤其是(水蜜桃)在肥培這部分,可能會比咖啡來得多,那其實像我們是一家人都在做,所以我們分工這個時候,我覺得就很重要了,像我自己的強項可能是在(土地)管理,所以我就做好一級,我老婆對於風味上的她就比較敏銳,可能就是到烘焙(階段),烘焙出來就做一個杯測,然後二級一直到販賣。」

想要提升產量品質,設備有沒有到位就是關鍵,雖然區公所有農機補助,但是昂貴的設備機具,還是讓有心栽種咖啡的農民大喊吃不消。

復興區產銷班第三班長 Ibu·Ismahasang(陳耑妤):「咖啡機具隨便一個機具,都是幾十萬起跳,譬如說AI挑豆機、比重機、烘豆機,這一類的大型機具,那他可能要三四十萬起跳,在這樣比較高成本的東西,一般的農民是不太會去購買它的。」

桃園復興區產銷班副班長 Masing·Batu(張喜德):「所以我們這邊又(是石門水庫)集水區,又是保護區,在這麼有限的環境,跟有限的條件去,我會覺得我們可以利用我們獨特的條件,跟其他的產業、或是其他的產品可以去做一些連結。」

在有限的環境,做出無限可能,為了扶植在地咖啡發展、提升產能與品質,復興區公所計畫建置咖啡後製廠區,含括一級的種植、二級的加工、再到三級的銷售,全部一手包辦。

復興區長 Ziro Isaw(蘇佐璽):「(我們)準備要做展售中心,以及後製體驗的廠區,那我們在咖啡體驗館,周邊也預計要種一些咖啡,讓遊客可以來復興區,就可以體驗採咖啡這種所有的過程跟流程。」

復興區產銷班第三班長 Ibu·Ismahasang(陳耑妤):「有一個這樣完整的後製廠的話,我相信我們的品質,跟我們一些服務都能提升,它不單單只是一個後製廠,我們也會做一些在戶外也會送一些咖啡,也可以在我們後製廠,就可以做一個一條龍的體驗遊程。」

打破復興區只有水蜜桃的印象,咖啡產業的崛起,雖然不及其他原鄉產區技術純熟,但咖啡農的毅力與品質控管,也讓桃園在地協會,期待復興區成為咖啡產區的明日之星。

福爾摩沙咖啡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 陳琳萱:「還是在於後製這一塊的話,可能來是沒有像說其他的,已經發展比較久的產區,來得那麼地純熟、或者是有經驗,但是我還滿看好的,我們是我們桃園在地的咖啡,他們將來在發展上其實應該也是很快,就可以追上、甚至是超越。」

提升復興區咖啡品質與產業能見度,從部落到公部門攜手合作,突破困境與限制,傳遞永續精神跟食農教育,讓復興區不只有水蜜桃與桂竹,期盼打造咖啡新原鄉。

責任編輯:吳柔思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