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升都市原民說族語的能力,桃園市開設’族語師資、以及就職就業培訓計畫,期望栽培更多族語師資人員。而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但不會說族語的青年,也擔憂自己的族群身分,只是個有名無實的空殼,進入培訓班更是期望能從語言中認識自己的母體文化。
學員 Usay (林孟秋):「很納悶,因為自己明明身上流著原住民的血液,可是卻對自己的文化一無所知,上族語本身對我來說就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因為真的很難得,在外面沒有機會學到。」
族語教師 Savi Palalavi (余秀珠):「18歲到60歲都有,它(年齡)的範圍滿大的,所以這個是我們目前做族語老師一個很大的挑戰,現在(年長學生)的盲點是他們會聽、說,但是不會寫,在書寫方面是我們族人比較弱的地方。」
這次培訓計畫開設阿美、泰雅、排灣、布農、卑南族及太魯閣族等6語別族語中級認證班,Icyang主委也期盼拋轉引玉,吸引更多縣市響應。
桃園市原民局長 Amuy (陳姿伶):「是希望透過這個(培訓)班別,師資都能夠培訓出來,透過這樣不同的方式,把母語都能夠深入到各個地方。」
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 (夷將‧拔路兒):「目標是希望可以逐步地來培育我們新一代的族語老師,希望這樣的一個開設,可以讓我們其他的地方政府都可以陸續來開課,讓我們整個師資培育來源會越來越多。」
這次共有80名學員報名培訓,而全方面的學習族語,提升的不僅僅是語言能力、及族人的文化就業力,族人更期望能在都會營造說族語的環境,讓族語不只在課本、公文中出現,而是活生生地在生活中被使用。
責任編輯:亞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