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棉、紙尿布,垃圾量大,應鼓勵環保生理用品。」
3月8號是國際婦女節,前幾日台北市率先開跑,提供國中女性每月200元,可到指定便利商店兌換同等價值的生理用品,接軌國際消弭月經貧窮,但同時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和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指出,一次性生理用品的使用必定會產生垃圾和環境問題,而目前市上雖然有推出環保生理用品,但使用率卻不高。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教授劉炯錫說:「當你垃圾零廢棄細分類完了之後,發現還有一些減不下來的,就是我們的尿布、生理用品,它拿去燒它又很多水分,坦白講不適合燒,掩埋又很蓬鬆很佔體積。」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減塑專員葉晏慈也說:「我們在研究方面發現,大多數人不想或是不太會使用的可能原因在於它的清洗麻煩,特別是在住家以外的場合,我們希望台灣不管是公共場所或是工作場域,可以一起來營造一個友善生理用品清洗的環境,例如可以在廁間內去增設,提供清洗用品與雙手的洗手台。」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也針對經濟面向,整理出使用環保衛生棉大約需要準備8到10片,重複清洗循環使用,至少可以用2年,一整套花費約2500元;假如使用一次性產品,一年約使用360到480片,女性一生以400次月經週期來算,花費約十萬元且製造大量垃圾。
因此時代力量和台灣環保聯盟等團體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應該要有足夠的獎勵措施,來推廣環保生理用品。
時代力量秘書長白卿芬說:「願意改用環保生理用品的話,最多我們可以減少垃圾減量一成,我想這部分需要政府有更多的政策來支持跟鼓勵。」
而月經貧窮議題開始受到重視,但現在社會生活忙碌,大多人還是傾向選擇一次性生理用品,秘書長也說到應該要思考,如何利用獎勵補助機制增加誘因來推動環保生理用品,未來更走進健康教育課程中推廣,讓環保生理觀念達到加乘效果。
整理:施容亘/責任編輯:嘎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