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疾管署肺結核十年減半計畫資料統計,結核病自2005年的每10萬人口72.5例,至2015年下降至45.7例,而最新統計2020年為每10萬人口33例,但是原鄉人口比例卻是每10萬人口就有113例,是全國平均的三倍以上。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除了社區在醫療端需更多投入,國內醫療院所也主動提供原鄉民眾胸部X光篩檢服務,期盼降低結核病毒的傳播。
埔基感染管制組護理師吳相諪表示,「我們有配合衛生所的巡迴,我們有巡迴醫療車、X光車上去,就是走到路途比較不好出來的一些部落,那有巡迴的X光車那就儘量的出來配合做篩檢,就是可以做一個早期的發現。」
不過除了加強在地設備服務,日前也有學者指出,原鄉肺結核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有許多「在籍不在戶」的案例,導致衛生單位無法確實追蹤。
因此原住民醫學學會理事長表示,政府也需更多投入都會區原民的醫療照護,不過參考早期原鄉染病比例,現在有下降許多,但因為原本比例就很高,所以在數據上還是有改善空間。
台灣原住民醫學學會理事長林德文表示,「它當然牽扯的是整個社經地位跟資源照護、還有一些社會支持系統的不足,如果都是以福利或是用,政府來去解決問題的話,其實對一個國家或一個社群來說,這個成本是過高的,很重要的是怎麼去結合社區的資源、資源是要從社區去長出來,而不是由外部的機構去給偏鄉地區。」
目前結核病只要透過正確服藥治療即可消滅,但在國內依然有患者命喪結核病,因此,醫師也強調預防重於治療,尤其原鄉地區在缺乏醫療量能的情況下,更應該了解結核病,有類似症狀儘早就醫,並配合治療程序,有相關疑慮皆可至醫療院所洽詢。
責任編輯:嘎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