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桃園原民說唱藝賽 逾500人展現特色才藝

大綱

桃園市原住民族說唱藝術比賽11/26熱鬧登場,今年(2025)共有36所學校,超過500人參加,從讀者劇場、歌唱到新增的傳統樂器獨奏,都以族語展現文化特色,主辦單位表示希望參賽者都能透過比賽互相交流學習,讓族語和文化在生活中延續。

桃園市原住民族說唱藝術比賽,11月26日在桃園原住民族文化會館熱鬧登場,今年(2025)從讀者劇場、獨唱及重唱,到首次新增的傳統樂器獨奏等,共吸引桃園市36所學校、超過500人次報名,創下歷年新高。

桃園市哈嘎灣原住民族實驗小學校長 Volid(黃進成):「說唱藝術(比賽)主要是要給我們原住民的孩子,能夠將平常有關族語的學習、文化的學習,能夠透過一年一度的說唱藝術(比賽),結合課程、結合所學,透過這樣的一個說唱藝術的比賽活動,讓他們有一個展演的機會。」

小朋友、大朋友除了在活動現場用族語開口演唱、說故事,也在賽前一次次的練習過程中,透過族語去理解故事背後的文化意涵。

桃園市東安國小族語專職教師 Lawa E’it(陳雅玲):「去教導學生族語如何去說,然後透過族語去認識自己,身為泰雅族的孩子,是要如何去做好品性的、品格的教育。」

桃園市東安國小學生 Nuka Evan(姜恩語):「我們演出的故事名稱叫做山鷹與狐狸,很感謝老師,因為選這篇文章,然後也讓我們參加這場比賽,就會增進我們的族語,也對我們的文化有更多了解。」

親子重唱參賽者 yukan poro(李元榮):「我帶孩子來的目的,就是能夠認識自己的文化族群,雖然就是以現在來講,這個年代很少,就連我們自己都不太會唱跟不太會講(族語),但是我覺得透過比賽,能夠建立親子關係,也讓我們一起來發掘自己的文化,認識自己的文化。」

本屆賽事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新增的「傳統樂器獨奏」,讓學生透過打擊、吹奏的方式,展現原住民族的音樂底蘊與文化特色。

桃園市霞雲國小學生 潘平樂:「它叫做竹管琴,會用它的原因是因為它是泰雅族,傳統音樂(樂器)也是泰雅族就地取材做出來的東西,這個東西可以帶來精神與勇氣。」

桃園市霞雲國小學生 江宇晨:「老師讓我們學到很多,讓我學習到要勇敢面對。」

協辦單位哈嘎灣原住民族實驗小學表示,希望每位參賽選手都能在舞臺上展現平日的學習成果,而透過比賽彼此互相觀摩、交流學習,才是原住民族說唱藝術比賽最重要的意義。

責任編輯:黃金倪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