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呼吸道疫情升溫,根據疾管署統計,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每周感染病例已超越新冠,成為僅次於流感的第二大呼吸道病毒,專家提醒RSV傳染力強,一名感染者平均可傳染三人,尤其對長者、慢性病患者的威脅最大,且目前沒有抗病毒藥物可治療。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張峰義:「呼吸融合病毒是沒有藥物,目前沒有抗病毒藥物可以用,所以在老年人產生呼吸融合病毒感染,常常引發重症,甚至要住加護病房,如果你沒有藥物的情況下,高風險的人打疫苗幾乎是唯一的醫法。」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暨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醫師 馮嘉毅:「在台灣這麼一個亞熱帶,基本上整年都算是流行季都可以能會出現,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肺部的感染。」
除了年長者與慢性病患者,新生兒同樣是RSV高風險族群,臨床統計顯示,RSV導致的新生兒住院率為流感的16倍,且多在感染後短短數日內惡化,嚴重時必須插管或進入加護病房。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祕書長 黃建霈:「在五歲以下RSV的死亡個案裡面,有一半是0到6個月的新生兒,所以小朋友剛出生的階段,是他最脆弱的時候,所以那個時候如果能給他保護,這是最好。」
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 施景中:「所以要提醒民眾,現在大家對流感跟新冠都有關注,RSV這個議題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大家,去做一個關注的。」
政府推動的「健康台灣」政策,已將孕產婦列為重要照護對象,專家也呼籲,RSV疫苗的安全性與保護效果已獲多國驗證,準媽媽可在懷孕28至36周與醫師討論接種,讓寶寶一出生就擁有抵禦病毒的防護力。
責任編輯:黃金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