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台中爆發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疫情,農業部其中一項禁令就是禁用廚餘餵豬,然而廚餘的安置地,部分縣市選擇放於露天堆置,但也引起另一項隱憂,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譚大倫認為,野豬在台灣淺山地區族群眾多、活動力強,加上本身保毒性高,若誤食帶有非洲豬瘟病毒的廚餘後,並不會馬上發病死亡,但會一直排毒,土地、水源等都會被汙染,甚至可能傳給下一代。
不過,林保署也回應每年都會協助防檢署執行野豬預測並採檢,目前國內野豬也未出現染疫案例,更補充,從110年開始,嘉義分署就持續與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合作,執行監測工作。
林保署嘉義分署自然保育科長 許玉青:「採集牠(野豬)的血液、皮,還有肺跟淋巴結的部分的樣本,然後裝在採驗罐裡面,然後我們再冷藏送達獸醫研究所,然後後來確認說豬瘟牠是沒有擴散到野生動物的,那同時也證明了在家畜外的防疫是有成功的。」
協會認為,雖然目前監測結果都是沒問題,但也認同專家擔憂,若未來相關單位有需求,協會也會盡力給予協助。
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總幹事 吳翊豪:「確實理解專家提出的警示,會有一個現實的風險存在,就協會的角度而言,我們也會持續跟政府部門,不管是林保署還是真的,有需要的一些相關單位的話,就持續做監測,然後做一些相關防疫的宣導等等。」
連結協會力量再配合科技監測系統,林保署期望這樣的合作模式,有助於守護山林生態永續,阻擋非洲豬瘟擴散。
責任編輯:N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