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議會近日進行警消環衛部門質詢,其中兩位原民議員,就個別針對原鄉以及都會區的日照中心向衛生局質詢。議員范織欽發現兩年前號稱全國首間的都會區原民日照中心,在兩年的營運後,原民服務對象卻不到10位,連全體20%都不到,另外在飲食以及文化課程等照顧上,日照中心也疑似有缺失。
高雄市議員 范織欽:「有40幾位(服務對象)當中,只有7個(原民)嚴重不足,再來你們的課程設計部分,缺乏原住民文化的敏感度,營養午餐的部分蛋白質不足,而且那個菜都是冷硬,那些老人家都說我咬不動,明年的第一季是不是至少能達到所謂的(原民服務對象)1/3,否則的話我只有這一途(步)。」
高雄市衛生局長 黃志中:「這個要徹查,那議座說到的這部分,我們當然依法辦理,11月1號我們踏進去的時候,如果沒有改善,依合約處罰,甚至於我們就落實該解約。」
議員高忠德也指出,即將在今年底正式啟用的桃源日照中心,衛生局統計急需照護的人數與議員調查有落差,擔心營運之後會出現量能不足問題。
高雄市議員 高忠德:「現在這個急需(照護)的需求,你們給我的人數目前是大概20人,但是在我們的了解是有46人,那請問一下在未來的營運計畫裡面,這樣的需求,如何在今年辦理的時候,這些人能夠進住在裡面?」
高雄市衛生局長 黃志中:「預估的落差這部分我想,我們會請我們同仁逐案的去做一些協助跟個案的一些安排處理,而且最需要的一定優先,這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說,他在運作,機購不太可能一次滿,它一定要有一個成熟度,不然對長者來講也是一種傷害,那這部分從他的需要,我想用最快的速度我們來協助。」
在高齡人口快速成長的時代,不管是都會地區還是原鄉的照護需求是越來越大,議員期望市府能夠落實監督相關單位責任,讓長者有個健康安全的晚年生活。
責任編輯:王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