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屆台灣原住民海報雙年展,18號正式展開,也公布獲獎作品。而今年出乎意料地,海報類金獎從缺。
台灣原住民海報雙年展委員會主委 何清輝:「其實要去注意到的點還不只這樣子,因為有一些作品一看
好棒,可是隨便哪一樣,問說他為什麼不是金獎,我馬上可以告訴你為什麼,它的問題點在哪裡,練習去發展找出問題來,然後去解決。」
何清輝指出,獎項有一定標準,也期許參賽者嘗試發現問題。雖然今年金獎從缺,但來自世界各地投稿,共有200多件。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館長 游浩乙:「在台灣我們大概有舉辦,200場左右巡迴展覽,所以你剛剛有注意到,現在是國際上的比賽了。」
包括芬蘭、中國等海外國家創意多元。只不過對於台灣原住民族的認識恐怕有落差,像是有作品以「高山族」呈現等。主辦單位表示,會先注意歧視性字眼,但仍以整體設計為主。
台灣原住民海報雙年展委員會主委 何清輝:「萬一他也很好,那最後這些字就拿出來被人家最後較勁的時候,就有可能會差距,比方說銀變銅銅變銀。」
海報作為訊息重要媒介,內容受到檢視。而雙年展在順益台灣博物館登場,即日起一直到11月30號。
責任編輯:王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