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weather-slider]

Fata’an提「集中中繼安置」 盼維護文化延續

大綱

面對堰塞湖泥流災後的復原挑戰,花蓮馬太鞍部落提出與以往不同的重建思考,不是遷村,而是「集中中繼安置」。族人強調,這不只是臨時避難,而是要讓部落在安全之中,維持集體與文化的延續。

面對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泥流影響的區域,根據前進協調所最新盤點,目前有暫定89戶房屋毀損嚴重,必須透過中繼屋安置。而在馬太鞍部落,族人並不將焦點放在「遷村」上,而是提出「集中中繼安置」的訴求,希望以安全為前提,讓部落能夠集體面對重建。

Fata’an自救會新聞聯絡人 Kulas Umo:「它比較像是偏向一個緊急避難的場所,讓大家可以在安全的狀態下,繼續整理自己的家園,因為現在馬太鞍溪的(紅色)警戒一直都沒有解除。」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系副教授 黃盈豪:「所以我們對於中繼安置的想法跟堅持,都是至少要讓部落是集體被安置的,而不是個別化、碎片化,變成單一的個人跟家庭。」

曾擔任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的謝志誠也指出,部落族人的訴求,是「離災,不離家」。他強調,遷村是不得不的最後選項,而在國際災後重建的角度中,更重視社區參與與文化延續。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 謝志誠:「從聯合國的角度來看,他是沒有很贊成受災的社區直接去談遷村,除非所有的災後管理風險顯示,它是唯一解決災後風險管理的途徑。」

災後復原的關鍵,不只是重建房舍,更是要讓族人能夠在熟悉的土地上,重拾生活節奏。而如何讓「公部門的決策」真正傾聽到「部落的聲音」,也將是這場重建過程,最需要被回應的課題。

責任編輯:王涵

相關文章

魯凱族

【魯凱族語】ta‘avalra ‘i tatolohae ni|萬山部落勇士祭的由來

文化介紹
傳統祖靈祭是一系列為期四個月的祭典,現今配合族人工作求學濃縮為一天,並特別將「勇士祭(Ta‘avala)」凸顯辦理。
小辭典
  1. ta‘avalra
    勇士成年禮
  2. molapangolai
    祖靈祭
  3. asavasavahe
    男性青年
  4. atamatama
    父字輩的稱呼

歷史上的今天